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點擊香江/全運盛會華章落幕 灣區發展乘風破浪\屠海鳴

時間:2025-11-22 05:01:37來源:大公报

  昨晚8時許,隨着飄揚了13天的第15屆全國運動會會旗徐徐降下,「同心圓」火炬緩緩熄滅,精彩紛呈、高潮迭起的全運會終於降下大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出席閉幕式,並宣布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閉幕。

  這是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召開後、「十五五」規劃即將開啟之際舉辦的一屆體育盛會;這是中央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化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的生動實踐;這是粵港澳三地攜手同心、演繹融合發展的經典之作;這是「一國兩制」實踐進入新階段、港澳履行貢獻國家使命的重要體現。

  在十五運會上,香港隊共獲得9金2銀8銅,合計19枚獎牌,刷新了歷史紀錄!連日來,賽場上的群雄逐鹿,扣人心弦;粵港澳三地的無縫對接,令人讚嘆;香港運動員的出色表現,振奮人心;香港市民的全情投入,感人至深!

  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和廣東省格外重視港澳社會各界人士組成觀摩團出席閉幕式,在只能擁有6000名觀眾的深圳保安區歡樂劇場,來自香港社會的各界人士代表就有200多位,其中包括出席組委會會議的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筆者也有幸作為觀摩團成員,出席了閉幕式。

  星辰大海中,灣區共明月。昨晚閉幕式採用「海天為幕、城市為景」的濱海實景舞台設計,舞台可「破水而出」,融入了科技元素、嶺南文化和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文特色,美輪美奐,異彩紛呈。閉幕式上,廣東網球名將王欣瑜、獨取3金的本港單車選手李思穎、澳門空手道運動員郭建恆,共同帶領全場為閉幕式倒數,全場響起熱烈掌聲。─這是對三地成功承辦全運會的致敬,也是鼓勵,更是祝福!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致辭中表示,在國家體育總局的堅實支持下,廣東、香港、澳門三地同心協力、不負使命,成功呈現了一場簡約、安全、精彩的體育盛會。香港在十五運會中派出了參賽以來最大規模的代表團參賽,創下歷史最佳成績。十五運會的成功,屬於每一位為盛會付出的人。願全體參與者將全運會賽場上的奮鬥激情,轉化為建設體育強國的奮進動力,讓團結協作、頑強拚搏的精神在大灣區落地生根、發揚光大。李家超在致辭中動情地說:「十五運會即將落幕,體育精神卻永不散場!」

  全運盛會華章落幕,灣區發展乘風破浪。以十五運會的成功舉辦為契機,中國式現代化的灣區篇章更加精彩,香港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三地聯辦,彰顯中央關懷和戰略考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一國兩制」、港澳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去年12月在澳門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一國兩制』實踐也進入了新階段。實現香港、澳門更好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是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使命。」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從戰略和全局出發,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出系統部署,強調要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對接」要突破,「融入」須加速。體育比賽不僅可以鼓舞士氣、凝聚人心,更是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的機會。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決策、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由粵港澳三地共同主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這是總書記對香港澳門兩個特區的格外關愛,在大灣區推進「對接」與「融入」的生動實踐,也是一次對粵港澳三地創新理念和創新能力的深度檢驗。

  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運籌帷幄;心繫盛會,不辭辛勞。十五運會開幕日當天,習近平總書記在廣州親切接見全國體育界代表,並同國際奧委會貴賓舉行會見;當晚,他親自出席開幕式並宣布開幕。這些重要活動,傳遞出總書記對於體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彰顯體育之於大灣區、之於國家、之於世界的重大意義。

  令香港市民記憶猶新的是,在十五運會開幕式上,當東道主粵港澳三地代表團攜手同步入場,主席台上,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教授與全場8萬多觀眾熱烈鼓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昨晚出席閉幕式;國務委員諶貽琴11月10日至12日到香港、澳門檢查全運會賽事組織工作,她強調,要深刻認識粵港澳聯合承辦全運會的重大意義,堅持「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通力協作,慎終如始,善作善成,高質量完成辦賽工作,向中央和全國人民交出優異答卷。

  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中央的高度重視,充分彰顯黨中央、中央政府對港澳的殷切希望、對「一國兩制」實踐的戰略考量。由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全運會,通過國家級的資源投入和制度創新,賦能港澳兩個特區,彰顯「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

  高效聯動,體現融合協作之美

  十五運會是全運會歷史上首次由多地聯合承辦,也是港澳首次當「東道主」,這是中央給予香港澳門的殊榮和信任。

  十五運會組委會副主任、香港特區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昨日表示:「這次全運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提升香港舉辦大型體育盛事的能力,更可推動大灣區城市的深度融合與協作,促進大灣區內的民心交流,為三地合作協辦大型盛事奠定堅實的基礎,進一步提升大灣區的整體競爭力,共同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正如陳國基所言,大灣區城市的深度融合與協作,恰是十五運會的「精彩之筆」。

  最經典場面是橫跨粵港澳三地的公路自行車男子個人賽。車輪飛轉,風馳電掣。11月8日,100多名運動員在5個多小時的比賽中穿越粵港澳,以時速超過40公里的速度6次通過口岸,卻無需停頓。運動員身輕如燕的身姿,絲滑流暢的「無感通關」畫面,成為本屆全運會上一道最美的風景線!

  這一「美麗風景線」主要由三筆畫成。一是「技術之筆」:採用對人、車、物「前置查驗、閉環管理」的方式,實現了「零延時、零接觸、零等待」;二是「指揮之筆」:採用「三車協同」的方式,三地的競賽指揮車、醫療指揮車、安保指揮車聯動,確保信息無縫對接;三是「機制之筆」,以同頻溝通、同心決策、同步執行的「三地三同」的聯合辦賽機制,為賽事提供了全方位支撐。

  融合協作之美,體現在粵港澳三地的同心共進。此次比賽體現了「三地三同」:一是「三地同標」。在綜合考慮三地政策制度和辦賽條件差異的前提下,保證三賽區反興奮劑工作的協調性和一致性;二是「三地同步」。開幕式上三地同步升起五星紅旗,200名火炬手在四城同步開展火炬傳遞,普通話與粵語版主題曲《氣勢如虹》同頻傳唱。三是「三地同心」。競技賽場上,粵港澳聯隊在南獅、龍舟等項目中攜手爭光,更讓融合精神落地生根。

  融合協作之美,體現在香港和內地的溫馨互動。全運會期間,深圳灣口岸等實施「刷臉」智能通關,內地居民可快速入境觀賽;粵港澳大灣區新增5個口岸適用240小時過境免簽,便利旅客停留。許多內地運動員表示,到香港看到的是一張張笑臉,感受到的是周到細緻的服務,「一家人」「一家親」的氛圍非常濃厚。

  融合協作之美,體現在香港市民參與感、認同感、自豪感的迸發。啟德體育園見證了香港男子七人欖球隊奪冠的歷史時刻,14日晚,當終場哨響,全場沸騰,歡呼聲如海嘯般衝破夜空,現場化為一片歡騰的粉紅色海洋……連日來,香港運動員奪得的每一面獎牌,都點燃市民心中的激情;每一場比賽都是情感共鳴的噴發,都激盪着濃濃的愛國愛港熱情。

  乘勢而上,書寫貢獻國家新答卷

  十五運會期間,粵港澳三地精心設計「競賽動線即文旅路線」,將19座辦賽城市的體育場館與文化旅遊資源有機串聯。這猶如閃閃發光的珍珠,被一條美麗的絲線串聯成項鏈。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作為十五運會香港代表團團長,對此次香港參與承辦全運會的感悟頗深。她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為香港建設「盛事之都」按下「快進鍵」。

  不僅羅淑佩有如此感悟,筆者在與社會各界的接觸中,明顯感覺到大家推進發展的自信心滿滿、共建大灣區的熱情高漲、貢獻國家的積極性空前顯現。

  發展經濟的信心更足了。十五運會的賽事吸引了大量內地遊客來港,本港許多酒店爆滿,香港餐飲業整體生意額預計增長10%-20%,直接帶動了本地消費,體育、文化、旅遊產業形成了良性互動,令人看到香港不缺少消費資源,而是缺少消費場景,只要找準「對接點」「引爆點」,就能出現消費熱點。

  對大灣區的認同度更高了。本屆全運會用體育符號強化了「一小時生活圈」的概念,讓「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的協同發展更具象化,達到了「1+1+1大於3」的效果。放眼大灣區,粵港澳三地各有優勢,體育領域合作的成功實踐展現灣區共同發展的無限可能,各個領域參與灣區發展信心普遍提升。

  融入國家大局的願望更加強烈了。作為東道主,香港市民對本屆全運會前所未有的高度關注度、全情投入,賽場內外、大街小巷,「全城全運」的氛圍感拉滿。中國綜合國力在體育,以及相關領域的集中體現,令香港同胞深刻認識到「背靠祖國」的優勢可見可感,融入國家大局,必須加快步伐,時不我待!

  盛會完美收官,奮鬥正當其時。以成功承辦十五運會為契機,香港可乘勢而上,書寫貢獻國家新答卷。

  提升承辦體育賽事能力,助力體育強國建設。本屆全運會香港賽區承辦了八個競賽項目與一個群眾賽事活動,協辦公路自行車和田徑馬拉松兩個項目。香港在大型體育賽事的組織與管理上積累了寶貴經驗,為未來承辦更多國際級賽事打下了堅實基礎。

  發揮「超級聯繫人」作用,做好內聯外通大文章。香港擁有國際化的裁判團隊、多語言服務和國際媒體對接能力,承辦十五運會,使香港對國家體育比賽的情況更加了解,為提升我國體育賽事的國際影響力奠定了基礎。

  推動機制創新與要素流動,深化大灣區合作。在此次聯合辦賽過程中,粵港澳三地探索出「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的創新模式,以及三地在賽事數據、票務系統等方面的跨區域協同,體育賽事合作的成功範例,給大灣區多領域、深層次的機制對接和要素流動提供了啟示和經驗,香港可在諸多領域推動破局開篇。

  十五運會精彩落幕,新的起點上策馬揚鞭,粵港澳萬馬奔騰,氣象萬千;香港奮勇爭先,勇往直前!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