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中新社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3日在北京宣布,應塞爾維亞、波蘭、烏茲別克斯坦領導人的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6月17日至22日對上述三國進行國事訪問。
應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總統卡里莫夫的邀請,習近平主席將於6月23日至24日出席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
「一帶一路」建設注新動力
另據新華社報道:3個月內再訪中東歐,連續第四年出訪中亞,習主席此行將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新動力。中國社科院歐洲所中東歐研究室主任劉作奎認為,塞、波兩國分別在東南歐和中歐有較大影響力,雙邊關係的發展將對中歐關係起到「示範和積極推動作用」。
至於絲路古國烏茲別克斯坦是習主席歐亞之行第三站,中烏雙方近來多次表示,兩國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提升關係定位的時機已經成熟。
塞、波、烏三國是最早一批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其中,塞爾維亞積極推行「再工業化」戰略;而波蘭是中東歐經濟總量最大國家、該地區唯一亞投行成員;烏茲別克斯坦經濟以能源、農業為主,工業基礎較為薄弱。
三國特殊的地緣和產業合作優勢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習主席此訪將為「一帶一路」建設增添新動力。
上合組織塔什干峰會為習主席此次歐亞之行「重頭戲」,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亞所所長陳玉榮認為,今年上合迎來成立15周年重要時刻,塔什干會議將是一次「繼往開來、承上啟下」的峰會。
安全合作與經濟合作是上合組織的「兩個輪子」。安全上,打擊「三股勢力」依然是上合國家的迫切需求。經濟上,各國經濟發展差距較大,普遍承受經濟增長放緩壓力,經貿合作仍需加強。「中國是上合組織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哈薩克斯坦法拉比國立大學政治學教授穆薩塔耶夫說,「此次上合峰會,很多國家都希望在中國帶動下擺脫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