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呂少群報道:誰說歷史只是枯燥的「年份又年份」、複雜的人物加事件?一本《明朝那些事兒》,讓明太祖朱元璋等君臣百姓不再遙遠和陌生,更令包括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在內的讀者追讀。為傳揚歷史魅力,教大推出「看動畫學歷史」專題計劃,讓小學生認識孔子、李時珍、孫中山等十位歷史名人。
主攻金融學的張仁良憶述,自己中史只學到中三,當年整天為背熟歷史年份、人物生卒而苦惱,對學歷史提不起勁,但十幾年前內地一套《明朝那些事兒》,使他着迷,託學生代購,連夜追讀,才發現歷史如此「多fun」。這啟發他沉思如何令歷史擺脫沉悶和背誦,當上教大校長,更使他充滿使命感,因為本港八成小學教師是由教大培訓。
在寧波同鄉會資助下,教大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首度與現代教育研究社及商業電台合作,推出一連十集的中國歷史人物動畫及配套教材。有別於常見的純文字或連環圖,這次除了動畫,更以廣播劇形式反映人物故事。每集六分鐘,例如介紹孔子如何建立中國道德思想,講述孫中山建立共和的過程。
網站下載可收看
教大學者馮志弘稱,今次計劃面向小學生,強調趣味和普及,但也要嚴謹,「近年古裝影視劇,不論朝代都是坐,其實漢以前不是坐的,我們在寫發明地動儀的張衡時就作了考證。再如孫中山,寫到他逃亡倫敦,就查核當年街道和食肆名稱。」這套歷史人物動畫集,以廣東話、普通話和英語配音,配有工作紙,讓學生認識人物基本情況,引發學習好奇心。即日起,公眾亦可在教大網站下載和收看。
十集動畫的十個人物,從春秋到現代,來自不同階層,除了孔子和孫中山,還有屈原、張騫、張衡、杜甫、文天祥、李時珍、康熙、蔡元培。至於今次計劃會否配合後年起的初中中史必修而編寫相關的動漫教材,張仁良說視乎學界需求,也期待社會有心人予以經費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