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前排左)和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崔建春(前排右)昨日在國際調解院總部大樓參觀。
【大公報訊】記者龔學鳴報道:「調解之都」又迎喜事。將舊灣仔警署改建為國際調解院總部大樓的翻新工程昨日「不超支、零意外、超高速」圓滿竣工,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和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崔建春到場參觀。林定國表示,律政司將全力支持國際調解院未來的工作,助力國家推展涉外法治及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
灣區仲裁員指引公布 歡迎報名
同日,粵港澳三地法律部門正式發布和實施《粵港澳大灣區仲裁員名冊工作指引》,列明大灣區仲裁員的推薦條件、推薦入冊程序等工作細則。大灣區仲裁員推薦程序(香港)現已展開。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表示,歡迎合資格的仲裁員踴躍報名,一起推動大灣區仲裁的發展。
林定國和崔建春在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主任孫勁等陪同下,參觀國際調解院總部大樓的主大堂、會議廳、調解室和展覽區等。
國際調解院總部大樓由屬二級歷史建築的舊灣仔警署改建而成,工程以保留原有主要建築特色,並採取最少和可還原改動為設計原則,配合國際調解院總部的形象及功能。國際調解院作為世界上首個專門以調解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政府間國際法律組織,總部坐落香港商業中心區的地標建築,除彰顯其獨特國際地位和配合其運作需要,同時亦得以保育和活化舊灣仔警署,彰顯特區政府對保育和活化歷史建築的重視和決心。
林定國:不超支 零意外 超高速
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總部工程目標在2025年年中基本完工,讓國際調解院總部在《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生效後正式落戶香港。隨着國際調解院總部大樓竣工,總部大樓將於8月1日正式交付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為國際調解院成立和開幕作好準備。
林定國在社交媒體帖文表示,經過14個月的不懈努力,不斷提速提效,舊灣仔警署改建為國際調解院總部的建築工程已「不超支、零意外、超高速」圓滿竣工。按相關《公約》規定,有三個簽約國家正式批准後的30天,公約便正式生效。隨後,締約國將召開理事會,制定一系列令調解院能展開實際運作的規則和組成秘書處,秘書處會負責調解院的日常運作。
林定國說,律政司將全力支持國際調解院的工作,亦會爭取多些香港人以不同方式參與其中。相信國際調解院可與香港法律樞紐內多個相關區域或國際組織發揮協同效應,鞏固香港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下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定位,助力國家推展涉外法治及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
同日,粵港澳三地法律部門共同正式發布及實施《粵港澳大灣區仲裁員名冊工作指引》,根據《工作指引》進行的粵港澳大灣區仲裁員推薦程序(香港)亦一同展開。第六次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聯席會議去年11月18日通過《工作指引》,列載大灣區仲裁員的推薦條件、推薦入冊程序、《名冊》的使用方法及監管規則等工作細則。
張國鈞在社交媒體帖文表示,有關工作是粵港澳三地共同推進大灣區內規則銜接以及人才連接的重要成果,助力推動大灣區非訴訟爭議解決機制的「軟聯通」。歡迎合資格的仲裁員踴躍報名,一起推動大灣區仲裁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