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那些花兒一樣的女孩們——再讀《小婦人》 (下)

時間:2018-03-09 03:15:30來源:大公網

  簡單來說,整本書描述的是馬奇家四姐妹和男孩勞里的成長歷程。

  過程中,他們懂得了身邊的親情、友情、愛情,學習如何理智地對待這些感情。喬是一個假小子,喜歡創作、寫詩,她喜歡勞里,但她認為這是純真的友情,她想讓大姐梅格嫁給勞里,後來又想讓妹妹艾美、貝思嫁給他,喬認為他們很匹配。

  當最後勞里向她吐露愛意,她自認為,阻擋在勞里和姐妹幸福中間的人是她自己,於是她選擇了逃避。而待她成長起來了,懂得並渴望愛情時,卻永遠失去了勞里;貝思最寧靜,默默為大家做事,為了幫助別人,染上了猩紅熱,乃至付出生命,她的一生都在為別人着想,深受家人愛戴,面對她的死,所有人都傷心欲絕。梅格為家庭負擔,外出任家庭教師,儘管她喜歡並嚮往高貴虛榮的生活,但最後,她還是遵從自己的內心,放棄了馬奇嬸嬸的遺產,嫁給了清貧的布魯克先生,過着苦中帶甜的幸福生活;艾美想做一名淑女,追求藝術,後來去了世界各國學習,扶弱助貧,變得成熟穩重了。最後,和勞里建立了愛情。

  馬奇太太在女孩們成長道路上起了重要的領路人角色,她用自己善良、寬容、堅毅的品質以身作則,給孩子們樹立榜樣,同時對女孩們寄予期望──「我希望我的女兒們美麗善良,多才多藝:受人愛慕,受人敬重;青春幸福,姻緣美滿……過一種愉快而有意義的生活……金錢是必要而且寶貴的東西……但我絕不希望你們把它看做是首要的東西或唯一的奮鬥目標。我寧願你們成為擁有愛情、幸福美滿的窮人家的妻子,也不願你們做沒有自尊、沒有安寧的皇后。」

  一代又一代讀者共同經歷

  這便是善良仁愛的馬奇一家,她們一起為家庭負擔,堅強獨立,選擇屬於自己的生活道路。一天天平淡無奇的生活中,她們漸漸成熟,她們的心靈始終保持着美好。書中有許多感人肺腑的場景──例如,貝思患病危在旦夕時,馬奇姐妹在祈禱:「如果上帝賜給貝思一條生路,我一定不再抱怨。」梅格虔誠低語:「如果上帝賜給貝思一條生路,我一定愛他敬他,終生做他的奴僕。」艾美傷心地哭了,假如失去溫柔可愛的姐姐,即使有一千個一萬個綠松石戒指,也不能給她帶來安慰啊!例如,喬交到巴爾教授這個朋友後說:「嗯,冬天過去了,我一本書都沒寫,也沒有發財,但是我交到了一個很值得相處的朋友,我要努力一輩子享有他的友誼。」

  我將這些對話都圈了下來,不時回味一下,這本書充滿了人性美,是每個人心靈至深處的東西。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也彷彿跟隨着書中人物一起成長,一起經歷那些親情、友情、愛情。關於愛,這本書告訴我們,如何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體會、感受並對待,並如馬奇一家一樣,在這些愛中,變得更堅強獨立。

  書中女孩們在這樣平凡的家庭生活中逐漸成長,找到自己的人生,自己想要的生活,從女孩們變成小女人。家,是人性中最美的一面體現的場所,那裏是無私的愛的所在。每個人的追求從這裏開始,一如書中四姐妹,每個人的目標最終也要在家中落腳。希望讀到此書的讀者,都能在生活中的某一刻中駐足,感悟在家庭生活中找尋到的自我人生之路。

  覃白璐 香港尚青文社副社長、簡書作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