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蔣建國撰文強調絕不允許以高度自治為名對抗中央的權力
中宣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蔣建國昨日在《人民日報》發表題為《「一國兩制」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的文章,強調絕不允許以高度自治為名對抗中央的權力。他批評近年有些人鼓吹香港有所謂「固有權力」、「自主權力」等,否認中央對香港的管治權。蔣建國表明,主權問題不容討論,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必須堅定維護。/大公報記者 朱晉科
蔣建國在文中提及,「一國兩制」實踐取得巨大成功,但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例如香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制度還需完善,對國家歷史、民族文化的教育宣傳有待加強,社會在一些重大政治法律問題上還缺乏共識;經濟發展也面臨不少挑戰,傳統優勢相對減弱,新的經濟增長點尚未形成,住房等民生問題比較突出。他強調,這些問題都是「一國兩制」實踐前進中的問題,仍要靠繼續前進來解決,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確保「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不動搖,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變形、不走樣。
「一國」內「兩制」非等量齊觀
至於「一國」和「兩制」的關係,蔣建國指出,「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於「一國」,並統一於「一國」之內。他續指,「一國」之內的「兩制」並非等量齊觀,國家主體堅持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是香港、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保持繁榮穩定的前提和保障;香港、澳門依照基本法實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必須充分尊重國家主體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要牢固樹立「一國」意識,堅守「一國」原則,正確處理特別行政區和中央的關係。
高度自治權不是完全自治
蔣建國認為,任何危害國家主權安全、挑戰中央權力和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權威、利用港澳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的活動,都是對底線的觸碰,都是絕不能允許的。要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實現「兩制」和諧相處、相互促進,把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地建設好,把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澳門建設好。
蔣建國表示,我國是單一制國家,中央政府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在內的所有地方行政區域擁有全面管治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權不是固有的,其唯一來源是中央授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的高度自治權不是完全自治,也不是分權,而是中央授予的地方事務管理權,同時中央對高度自治權具有監督的權力,絕不允許以高度自治為名對抗中央的權力。近年來,香港社會有些人鼓吹香港有所謂「固有權力」「自主權力」等,否認中央對香港的管治權。「主權問題不容討論,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必須堅定維護。」蔣建國強調,在推進「一國兩制」實踐中,必須把維護中央對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
蔣建國又說,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發揮「一國兩制」優勢,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必然要求。要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與香港、澳門互利合作。要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為港澳同胞到廣闊的祖國內地發展提供更多機會,使港澳同胞在服務國家的同時實現自身更好發展,同祖國內地人民一起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