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呂瑋宗報道: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林俊彬表示,有兩個具體方法可幫助家長們在教導子女時控制情緒,以防過激行為。首先,要訓練自己時常對情緒和行為保持自覺性。當感到憤怒時可嘗試離開現場,甚至向子女表示:「我而家好嬲!」縱使年幼的子女聽不明白、未能提高警覺,家長也可藉此自我提醒,嘗試安靜下來「唞嚇氣」,防止過激行為。此外,家長亦可嘗試深呼吸或飲水轉移注意力,思考其他事情。當然,最有效的方法還需家長訓練自己的耐性。
其次是思想上的調整,提醒家長們要避免跌入思想陷阱。不少家長教導兒女時都抱負面想法,例如「你又搞事」、「你哋又打架」、「我是失敗的家長」,誤以為子女的情況不能逆轉和改變。但其實家長可以反過來想「兄弟打架好正常」,甚至視每次吵鬧事件作為教導子女及自我學習的契機。林俊彬提醒家長們,教導子女需要時間,切勿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