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鄧家彪倡三招解決新東塞車

時間:2017-12-10 03:15:06來源:大公網

  圖:解決新界東塞車大聯盟提出三個建議,以紓緩交通問題\大公報記者朱樂怡攝

  【大公報訊】記者朱樂怡、許雋報道:新界東交通擠塞嚴重,繁忙時間車輛由沙田、北區、大埔等往九龍,往往會塞到科學園。「解決新界東塞車大聯盟」發言人鄧家彪昨日表示,隨人口發展,預計到2030年,新界東人口將增加50萬至近250萬人,再不正視會嚴重影響民生。他提出三大建議,包括興建沙田繞道、構思第四條海底隧道、減公共交通工具的隧道費等,紓緩新界東交通擠塞問題。

  鼓勵居民搭公共交通

  鄧家彪表示,現時車輛由新界東出九龍,主要經尖山隧道、獅子山隧道和大老山隧道,使用量達75%,雖未飽和,但臨入隧道前,所有車都塞在沙田市中心路段。聯盟建議興建沙田繞道,來自大埔和北區的車輛沿大埔公路離開大埔後,可沿繞道穿過九肚山,直抵三條隧道,有分流作用,減輕吐露港公路、沙田市中心路段的擠塞情況。

  聯盟又建議,政府可向巴士、小巴提供優惠,例如降低隧道收費,從而降低車資,鼓勵居民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減輕新界東路面交通的負荷。新界東的北區、沙田區、大埔區、西貢區的區議員,亦建議政府研究分時段徵收三條隧道的收費等,以解決區內交通問題(詳見表)。

  工程拖得愈耐造價愈貴

  面對本港整體人口增長,鄧家彪指,現時三條過海隧道使用率已達95%,快將飽和,政府應該未雨綢繆,開始籌備興建第四條過海隧道,建議可來往啟德至港島東的銅鑼灣至北角一帶,紓緩東隧、紅隧的壓力。

  鄧家彪強調,一項工程由構思、撥款到動工最少要五至十年,「如果今天我們不提出這個構思、去推動和爭取,不要說完工,就算是動工,都是遙遙無期。」至於各項工程的造價,他說要待政府落實才有所估計,但可以肯定的是「愈拖一定愈貴」,並呼籲不同政治立場的政黨人士,能夠放手,不要再「拉布」,讓有利民生的建議能盡早獲得通過。

  大聯盟現正收集新界東各區居民、業界和專家的意見,鄧表示會盡快整理出更具體的方案,於本月中由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在立法會上直接向政府反映。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