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拓創科 智慧城市一機通行

時間:2017-10-12 03:15:22來源:大公網

  圖:嘟一下,費用付訖,方便至極

    日後在智慧城市內,只須一機在手,即可為「數碼個人身份」作認證,繳交水、電費;靠近智慧燈柱,更可獲即時資訊,甚至連接WiFi等。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力推創新科技,宣布投放七億元發展智慧城市,並把本地研發開支相對GDP比率,倍升至每年約450億元,即由現時0.73%增至1.5%。不過,有業界人士曾於內地使用相關認證,直指本港已落後許多。

  大公報記者 張月琪 湯淩琰 謝進亨 教育組

  施政報告提出投放七億元發展智慧城市,當中5.3億元用於革新電子政府系統的開發技術及設立大數據分析平台,以令各政府部門運用雲端科技及新的資訊科技,提升運作效率和網絡安全。當局會撥款數千萬,在選定市區地點進行「多功能智慧燈柱」試驗計劃,提供便捷信息服務及收集各類實時城市數據,加強城市和交通管理。政府消息說,日後5G網絡需要近距離發射平台,智慧燈柱正做好配合。

  政府會為所有香港居民提供「數碼個人身份」,讓市民能以單一的數碼身份和認證進行政府和商業的網上交易。政府消息說,料推行措施涉及一億元,約兩年後正式落實,有關數碼身份主要用於認證服務、數碼簽名及時間郵戳,日後市民持智能手機便有望可在網上繳交水費等。

  智慧城市聯盟召集人楊全盛曾於內地經歷相關體驗。他解釋,eID並非香港首創,新加坡、丹麥、內地已經領先許多,內地需要實名認證的微信就是很好例子。他早前到東莞一個普通商場,進入停車場時只需用微信掃描二維碼,購物時用同一微信帳戶掃描商家提供用作停車優惠的二維碼,最後離開商場時再「掃一掃」,微信上會顯示停車時間及優惠後的停車費用,同時自動從微信錢包中扣除,「完全無紙化,非常便利。」他指內地多個城市已支持微信繳納水、電費,有餐廳更可通過微信點餐,感嘆「香港已經落後許多。」

  另外,林鄭月娥於報告中定下目標,在本屆政府五年任期結束前,把本地研發總開支相對GDP的比率,倍升至每年約450億元,即由0.73%增加至1.5%。政府消息人士說,本港2016/17年GDP為2.488萬億元,本地研發只約佔182億元左右,當中55%為公營開支、45%為私營開支,政府盼於2020年提升私營機構開支比例至六成,消息人士形容目標「具挑戰性」。

  學者:非常進取的目標

  中大工程學院(外務)副院長黃錦輝說,以往政府不斷撥款但欠缺「硬指標」,今次施政報告定下目標可見政府決心。內地研發開支佔GDP由1.7%增加至2.2%,即增加了百分之零點五,而施政報告提出的目標是要達雙倍增長,形容是非常進取的目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