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各得其所/各有奔赴 當代青年選擇多元豐富

時間:2025-08-23 05:02:41來源:大公报

  圖:小喬的福耀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網絡圖片

  高考,如同一個巨大的分流器,將懷揣不同夢想的年輕人引向多元的未來。2025年關於選擇的故事,遠不止萬鑫宇一人。

  高考674分的河南考生小喬,與父母在多方深入了解後,選擇了福建福耀科技大學。儘管最初目標是浙江大學,但福耀「6位老師負責1名學生」的超高師生比、本碩博貫通培養、免費出國交流機會以及清晰的教育理念,最終打動了他們。「一所大學好不好得自己讀了才知道。」面對外界議論,小喬心態坦然。其父親則表示,學校的優質資源和培養模式對孩子未來極具吸引力。

  雲南少女走出深山 圓夢北大

  與此同時,在雲南雲縣的大山深處,18歲的張鏡身穿雨衣,背着剛割好的牛草回家時,收到了夢寐以求的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這名從小採茶看山長大的姑娘,以670分的高分考入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當時特別激動,一開始查不到成績,以為網絡卡了,往下拉才發現成績被隱藏了,手都在抖。」張鏡難掩激動。她的夢想是走出大山,在北大汲取知識養分,未來學成歸來,反哺家鄉。她的故事,是寒門學子憑藉不懈奮鬥改變命運、心懷家國的動人篇章。

  從主動擁抱西湖、福耀等新型科研殿堂的高分考生,到走出深山的北大追夢少女,2025屆高考生的選擇,如同一面多棱鏡,折射出當代青年前所未有的自主性與多樣性。他們或為突破「卡脖子」技術而精準擇校,或因獨特培養模式而傾心新型大學,或靠堅韌不拔走出大山改變命運。他們的故事,不僅關乎個人奮鬥與選擇,也預示着中國高等教育生態正在發生的深刻變革──傳統與新興並存,綜合性與專精化各展所長,為不同志向、不同背景的頂尖人才提供綻放的舞台。

  未來,屬於這些敢於追夢、理性選擇、本領過硬的年輕人,也屬於那些勇於創新、特色鮮明、致力育才的新型大學力量。中國教育的多元化圖景,正徐徐展開。\大公報記者韓毅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