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專家證人指未聽過將CIK療程當成保健產品

時間:2017-08-22 17:33:45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 (記者梁康然報道)DR美容事故誤殺案控方傳召專家證人出庭作供,血液疾病專家中文大學醫學院教授李志光直指,在本案發生前從未聽過將CIK療程當成保健產品。當年DR集團引用CIK研究報告,指CIK療程風險低,是因該研究在設備良好、專家眾多的醫院環境下進行。同樣的CIK程序如在不同設備及環境下,風險低會不一樣。

  在2012年事發時為顧問醫生,現在是中大兒科、血液/腫瘤/骨髓移植部主任的李志光在庭上指,自己從未進行過CIK療程經驗,但有曾有移植、培植幹細胞經驗。據文獻記載,培植CIK血製品,流程與培植幹細胞類似。

  他稱,過去前往內地交流、講學時,從中知悉內地將CIK療程定為正式治癌療法之一,過程需依從標準程序指引,以確保病人安全。不過,他從未聽聞過有人將CIK療程用於美容或抗衰老保健產品上。

  本案首被告周向榮的代表律師指,DR集團依據醫學文獻內容才相信CIK屬低風險療程,副作用僅是感到疲倦、或是有如感冒般的不適。李志光回應稱,DR所引用的文獻來自小型研究,而且是在專業的醫院環境下進行,才會維持在低風險。如CIK療程在不同設備及環境下進行,難保維持在低風險。

  李志光稱,呈上一份在2015年完成的CIK療程研究文獻,指內地在2008年至2013年間,為839個病人進行逾4000次CIK療程,發現療程副作用不單只是感冒般的不適,更包括病人血壓過低、注射後身體反應過烈、各式感染風險等等問題。他強調,內地的CIK療程都是由受訓的醫護人士進行,以確保病人安全。李志光明天繼續作供。

  另外,控方在庭上宣讀本案第三被告麥允齡的書面口供。她報稱已婚,在2006年於中大醫學院畢業,至09年加入DR集團擔任美容醫生,在本案發前,她曾為21名顧客提供CIK療程,各顧客均無出現不適情況。

  血液疾病專家醫生李志光表示,從未聽過將CIK療程用於保健。(本報記者梁康然攝)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