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早出席現屆政府最後一次行政會議,並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匯報》,總結任內工作。
情況如五年前梁振英走馬上任一樣,他在反對派叫囂聲中,走進立法會議事廳。五年來,反對派變本加厲為反而反,置港人長遠利益不顧,在議會內外透過不同方式拖延政府施政,不斷將民生議題「泛政治化」,但本屆政府仍能突破困境,為港人做了大量工作,在多個港人關注的議題上取得好成績。這不是反對派左一句「走數」,右一句「走數」,便能抹殺的。
以香港人最關注的樓宇供應問題。五年間,政府售出的住宅用地,可供興建約51,000個單位。連同其他供應來源(包括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市區重建局項目及私人重建或發展項目),該五年間整體私人房屋土地供應估計可供興建約95,860個單位,達到該五年政府訂立的供應目標。
面對這個無可爭議的數字,反對派如潑婦罵街指摘政府「走數」,完全對樓宇供應結構性矛盾視而不見,不談樓宇供應短缺源於上屆政府,避談從土地供應到樓宇落成必須有五至十年的周期,只有一個字「反」。
與此同時,現屆政府努力開拓土地供應,反對派卻處處設置障礙。現屆政府提出多個長遠發展策略,包括洪水橋新發展區、元朗南、古洞北新發展區、粉嶺北新發展區、東涌新市鎮擴展。同時,現正積極籌備展開欣澳、龍鼓灘和馬料水填海的規劃及工程研究,以及中部水域人工島策略性研究以發展東大嶼都會作為香港未來的策略增長區。反對派卻以種種藉口,拖延造福港人的長遠發展規劃。
反對派為達到打擊政府施政,借反政府達到反中央、反「一國兩制」,無所不用其極,他們不惜犧牲港長遠利益,要無辜小市民幫他們「埋單」「找數」。
梁振英離任,新舊政府班子交接之際,反對派頓時失去他們製造話題的「標靶」,他們又試圖發掘新的矛盾點。近日,「梁振英走數,為林鄭政府埋炸彈。」之說,頻頻出於反對派之口。此為一石二鳥之計,藉此否定梁振英五年任期的成績,製造新舊政府班子之間的矛盾,試圖破壞管治團隊內部團結。對此,港人須有清晰的認識,不要上當。
蔡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