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自由談/吃一碗不托\李丹崖

時間:2025-11-05 05:02:20來源:大公报

  到潁州去,在一座叫「桃花島」的地方,四面環水,皆種桃花,春日裏,灼灼妖妖,開欲燃,香沁心脾。在這樣一座島上,吃了島主人自己養的土雞,做了地鍋雞,也吃了湖水中網到的地鍋魚,燉了豆腐,在桃花蔭裏,清風徐徐,竟然吃出了舊時滋味── 那種少年時媽媽的味道。

  餐將盡,主人端上來一個瓦盆,當着我們的面,加水,攪成了勁道的麵糊,濃稠黏筷子的那種,且讓我們每個人輪流着都攪幾下,說,這種眾人參與的麵糊糊,待會要依照宋朝的慣例,做成一種麵片湯。

  麵片湯有什麼稀奇?還搞得這麼有儀式感,奈何眾人都參與攪麵,反倒多了幾許期待。

  麵片湯上來了,是揪出來的那種小麵魚魚,撒了些許青菜,搭配了胡椒,竟然異常鮮美。

  島主人介紹說,這種小麵魚魚,是歐陽修在潁州做知州的時候發明的。在歐陽修的文集《歐陽文忠公全集》裏有記載,「某啟,晴色可佳,必遂出城之行。泥濘竊惟勞頓。清明之約,幸率唐公見過。吃一碗不托爾,餘無可以為禮也。專此,不宣。」諸位一定看出來了,這是一封信,歐陽修寫給蘇頌的,他要在清明邀約蘇頌一起踏青,並請他吃一碗「不托」,說是依照唐朝的先例,可謂「遵古」。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請朋友吃飯,就吃這個,足見是「貧賤之交」,也或許是太熟了,也可以理解為歐陽修的清廉。

  拋開這些不談,在吾鄉,亦有不托,且是尋常吃食,只不過換了俗名「麵魚湯」。鄉人農忙,晚上麻利地做一碗麵魚湯,麵片雪白,青菜翡綠,鮮美的湯水裏,勁道的小麥粉攪成的麵魚如舟,大地上的嘉蔬如浮萍,一碗好風致。麵魚湯就地取材,無所謂貴賤,恰是這樣看似粗陋的民間吃食,卻能清清爽爽,裨益身心,吃了養胃清火,亦可助眠,一夜好夢,可謂一碗養生湯。

  其實,不托,也就是「餺飥」。在歐陽修的《歸田錄》裏也有記載:「湯餅唐人謂之不托,今俗謂之餺飥矣。」寫《歸田錄》的時候,歐陽修已經暫別潁州知州任,到了亳州任職。依然愛吃麵魚湯。

  潁亳兩地,地緣相近,至今到兩地,猶可安享一碗不托的滋味。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