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全媒特稿|何建華:親歷香港回歸時刻的民族自豪感

時間:2017-06-26 13:55:21來源: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主權交接儀式資料圖片

  文:何建華

  人的一生能親曆並見證歷史性重大事件,獲得一種注意力完全投入特定情境的沉浸體驗,那無疑會在腦海記憶深處留下永恆的美好影像。

  20年前,我作為上海新民晚報特派記者,置身於香江之畔的「東方之珠」,見證洗雪百年國恥、香港回歸祖國那歷史性神聖一刻,當年那激動人心的一幕幕情景至今仍曆曆在目,那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仍如春風激盪心田——

  那是1997年的6月,我經廣州到深圳通過羅湖口岸入境香港,採訪見證香港回歸祖國盛典。一踏上港島,隨着7月1日那歷史性神聖一刻的日益臨近,我立刻被越來越濃洋溢在香江兩岸的回歸情所深深感染。「97魅力特飲」、「回歸宴」、「盛事飯」……遍布香港大街小巷的酒店食肆,生意特別紅火。帶着家人在南洋酒店團聚的季先生對記者說:「香港回歸祖國,港人過大節。」凝聚歷史,以志千秋,更是成為香港新聞媒體鋪天蓋地回歸報道的鮮明主題。街頭巷尾報攤上,大公、文匯等主要報刊均辟出專版,刊登大量珍貴圖片和專題文章,回顧鴉片戰爭痛失香港以及中國人民抗擊侵略者鬥爭的歷史風雲。

  採訪中我發現,在洗雪百年國恥之際,香港同胞特別注重辨別歷史的是與非。據史料記載,在1841年1月26日上午8時15分,英國人強行登上香港島。第二天,艦隊到達,在陸戰隊鳴槍禮的槍聲和軍艦隆隆禮炮聲中,侵略者在所謂的「佔領峰」升起英國國旗。對多數香港人來說,這個地名已顯陌生,可在回歸之際不少人或查歷史書籍考證,或來到當年登陸點即今上環水坑口街附近的大笪地一帶實地察看,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

  我當時曾訪談在香港土生土長的74歲老婆婆周雪文,她將自己的命運與香港命運緊緊扣在一起。在周婆婆記憶中,最銘心刻骨要數1942年日軍侵入香港的歷史。不少飢民四處搶糧,女孩子為躲避日本兵要穿上長衫扮成男人樣才敢上街。戰後,她一家大小辦起了家庭工業,粘紙袋,編手套,日子清貧。隨着香港經濟蓬勃發展,家境也逐漸好轉。現在,她的子女在美國、加拿大建立新家庭,周婆婆堅持留下來,還成為熱心社區服務的一名義工。談起香港回歸,她說昔日自己國家的地方被別人割佔,今日回歸結束了那段屈辱歷史。

維港風光資料圖片

  按照學理解析,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國統治,沒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面的獨立權利,完全受宗主國控制的地區。英國侵佔香港後實行了一整套殖民統治制度,港督由英國政府委派,港人沒有民主權利。

  事實上,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廣大香港同胞曾一次次掀起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抗爭。歷史的屈辱,巨大的悲愴,熱切的期待,中華兒女多麼期盼香港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多麼渴望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江上空升起、飄揚。

  1949年12月南洋商業銀行在香港開業,當時38歲的莊世平把一面五星紅旗升上香港上空。這位在香港生活了半個世紀的老者曾深情地說:「我們升起的不僅僅是一面國旗,還是一個期望:願祖國日益強大,象徵國家主權的五星紅旗早日在香港飄揚。」懷着這種願望的絕非莊世平一人。每年10月1日國慶節,鮮艷的五星紅旗都會在裕華國貨、香島中學、培僑中學、元朗八鄉等不同角落升起。

香港傳統慶祝活動舞火龍資料圖片

  1982年至1984年,中英兩國就落實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1984年12月19日簽訂《聯合聲明》,決定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一個神聖的歷史時刻終於來臨:1997年7月1日零時零分零秒,中華人民共和國鮮艷的五星紅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美麗的紫荊花旗在香江上空高高升起,與祖國分離了一個半世紀的香港平穩地回到祖國懷抱,中國開始恢復對香港行使神聖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基本法開始實施。香港進入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歷史新紀元。

  香港回歸祖國的那個神聖時刻,我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附近街頭採訪,親眼看到許多人莊嚴佇立,眼含熱淚,深情唱和著《義勇軍進行曲》慷慨激昂雄壯有力的旋律,民族自豪感在心靈深處油然升騰、久久激盪!

  (作者何建華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全媒體中心供稿)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