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施政報告以專章闡述政府發展北部都會區的策略部署和具體行動。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在一個電視節目中表示,北都發展有幾個樽頸,包括開發土地、資金及人才等,希望能吸引私人市場更多投入,預期有機會提早建成。李家超強調,政府大力投資北都會有回報,紅利將回報市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網誌強調,會加快北都的制度建設和硬件發展,包括將相關的土地招標由價高者得轉向採用產業綁定的雙信封制。
李家超表示,北都佔全港總面積約三分之一,不能單靠政府發展,期望當局投入資金後會吸引私人市場的資金跟投。北都發展戰略原先預計需約20年完成,李家超則預期有機會提早完成,其中修例可令大塊生地變熟地的時間快一半。
李家超坦言,北都發展有幾個樽頸,包括開發土地、資金及人才等。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吸引市場參與,亦會成立並注資多間公司發展產業園區。
對於會否加重政府財政負擔,李家超以科學園為例,指政府大力投資科學園,令到香港創科有如今發展,而相關投資都會有回報,紅利將回饋市民。
採用產業綁定雙信封制
至於如何避免北都淪為住宅項目,李家超明確表示,批地決定權在政府。他指出,北都區土地招標由採用「產業綁定」,政府有權決定土地用途,顧及整體項目的成效,對於住宅單位會嚴格把關。
陳茂波透露,北都發展委員會下設、由他帶領的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組本月將召開首次會議。工作組會按北都各指定發展區的性質和規模,設計發展及營運模式,也會適當把相關的土地招標,由價高者得轉向採用產業綁定的雙信封制。
陳茂波表示,雙信封制有別於傳統一般土地招標的價高者得方式,它要求投標企業提交技術方案和發展計劃,讓政府更全面考慮相關企業落戶發展所能帶來的投資和技術、對中下游產業的促進、經濟和稅收貢獻、創造的就業機會,以至北都的整體戰略布局等,北都實現產業綁定的重要手段。
陳茂波又指出,擬為北都訂立一條專屬法例,通過適當授權,加快決策、提升效能,並簡化法定程序,例如加快建築圖則審批、放寬規劃限制、更靈活處理土地賠償,以至更好管理跨境生產要素的跨境流動等。\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