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全球首條中歐北極集裝箱快航航線「中歐北極快航」日前從寧波舟山港啟航,「伊斯坦布爾橋」貨輪取道北極東北航道駛往英國弗利克斯托港,單程僅需18天,比蘇伊士運河航線節省22天。
「西班牙、意大利客戶要貨急,我們幾十款產品都會通過中歐北極快航輸歐。」日前,全球首條中歐北極集裝箱快航航線(下稱「中歐北極快航」)從寧波舟山港正式啟航,「伊斯坦布爾橋」貨輪取道北極東北航道駛往英國弗利克斯托港,單程僅需18天,比蘇伊士運河航線節省22天,碳排放減少30%,相比中歐班列成本節省30%以上。紅海危機影響蘇伊士運河航線,加上中歐班列波蘭早前遇堵,作為「冰上絲綢之路」構想的具體實踐,中歐北極快航是中國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的重大貢獻。
首航貨主之一、思格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物流採購經理周楚婧在首發儀式上表示,這次出口的儲能設備將通過荷蘭銷往歐洲各地,每集裝箱貨值約30萬美元,鋰電池運輸對時效性和安全性要求極高,貨輪航行在0℃到15℃的「天然冰箱」中,可謂「雙重保障」。\大公報記者 王莉
9月23日凌晨4時30分,運載4000多個標準箱的「伊斯坦布爾橋」貨輪,從寧波舟山港北侖港區啟程,取道北極東北航道經白令海峽直達歐洲,把中國與英國最大港口弗利克斯托港之間的海運時效縮短至18天。去年底開通的舟山港至德國威廉港點對點的「中歐快航」,被視為最快中歐航線,航程需要26天。
比中歐班列還快一周
談及開通這條航線的初衷,海傑航運(香港)有限公司CEO李曉斌表示,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物流供應鏈挑戰也層出不窮。「中歐北極快航所經區域政治經濟形勢相對穩定,減少海盜和擁堵以及戰爭波及的風險隱患,提升航運公司船隊航行的安全系數,打通『冰上絲綢之路』,確保中歐供應鏈『第三通道』安全。」
2017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出訪俄羅斯時首次提出「冰上絲綢之路」構想。2018年,《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發布,以文件形式提出與各方共建「冰上絲綢之路」。中歐北極快航不僅讓寧波、上海、青島等中國港口與弗利克斯托、鹿特丹、漢堡等歐洲樞紐港口無縫對接,還實現東南亞貨物和韓國貨物集結轉運,增加亞洲對外貿易量。
首航貨主之一、浙江義烏丹松電器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宏向《大公報》形容,北極快航時間短、效率高、安全性強,它的開通為「中國製造」出口歐洲增加新選擇。「相比中歐班列25天、蘇伊士運河40天及好望角航線約50天的運輸時間,中歐北極快航具有絕對優勢,相比中歐班列單櫃成本約7000美元節省30%以上。這給『中國製造』出口歐洲多了一個非常好的選擇。」陳宏振奮地說。
航線夠「冷」 運送「新三樣」更安全
中歐北極快航的航道核心段位於北緯70°以北,「冷」是其獨特優勢。「航行在0℃到15℃的『天然冰箱』中,可保障產品的安全和品質,降低冷藏成本。熱敏貨物運輸更安全。」李曉斌介紹,首航4000多個集裝箱內,除高時效的跨境電商產品之外,還有高附加值的儲能櫃、有安全性要求的動力電池等「新三樣」產品,總貨值2億美元。
倘全年通航 可往返中歐16趟
據測算,經中歐北極快航運輸,中國新能源企業的歐洲業務庫存量可降低40%。「以往歐洲客戶往往因交貨期長猶豫不決,18天直達讓他們更加願意選擇中國供應商。」蔚來汽車供應鏈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擬經中歐北極快航,擴大對挪威、荷蘭等市場出口,明年預計交付量將大增30%。
李曉斌表示,將完善新造冰區加強型船舶規範和設計,努力實現中歐北極快航全年通航的規劃,中歐北極快航預計全年可往返運營16趟。亞覓出海研究院創始人、中國跨境電商50人論壇成員程桂良分析指出,隨着運營常態化,運輸成本逐步下降,這會是一條非常穩定、不受太多地緣政治影響的中歐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