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香港日益成為新疆最大外資來源地和助力新疆對外開放的重要力量。早期港商聚焦邊境貿易與紡織、食品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借區位優勢輻射中亞。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港資向能源、物流、現代農業等領域拓展,香港連續多年穩居新疆最大外資來源地,累計投資佔其實際利用外資總額超50%;自新疆自貿試驗區設立後,港商投資更趨多元化,在新能源、跨境物流、農產品認證等領域落地標桿項目,如熊貓綠能百億級新能源綜合示範項目、標檢中心全鏈條質量追溯體系等。
近年來,疆港兩地各領域交流呈現機制化、專業化突破。「新港機制」推動新疆特色農產品通過香港優質認證直供港澳市場,促成葡萄酒等產品超3000萬元採購意向;香港專業服務深度融入新疆產業鏈,工程師參與跨境基建規劃,金融機構創新產品支持科技企業,標檢服務延伸至新能源等新興領域。文化互鑒方面,香港青年通過新媒體推廣新疆文旅,兩地藝術團體合作將民族歌舞搬上香港舞台,高校聯合開展中亞區域研究;物流通道持續優化,國泰航空開通直飛航線,「天山號」國際貨機航線年運輸貨值超2億美元。
未來,隨着中哈邊境合作中心升級、中吉烏鐵路開工,港商將聚焦自貿試驗區新業態探索、綠色能源與生物基材料合作,以及中醫藥產業鏈融合,進一步發揮「香港所長」,深化跨境金融、人才交流等領域聯動,服務「新疆所需」。\大公報記者應江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