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全球航運從「運河時代」邁向「極地時代」

時間:2025-09-26 05:02:40來源:大公报

  【大公報訊】環球時報23日發表社評,題為《「中歐北極快航」的意義遠超一條新航道》。文章指出:9月23日凌晨4時30分,「伊斯坦布爾橋」貨輪從寧波舟山港北侖港區啟程駛往英國弗利克斯托港,標誌着全球首條中歐北極集裝箱快航(「中歐北極快航」)正式通航。該航線的開通不僅體現了北極航道商業化運營的可行性,為全球貿易網絡提供了新的物流路徑選擇,更展現了中國在北極事務中一直秉持的合作與發展理念。

  當前,巴拿馬運河、紅海和蘇伊士運河等關鍵海運通道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壓力。就在幾天前,波蘭關閉與白俄羅斯的邊境口岸,導致超130列中歐班列在白俄羅斯一側的布列斯特口岸滯留。中歐北極快航的開通,為中歐貿易提供了多元的路線選擇,增強了全球供應鏈的韌性。

  「一帶一路」倡議獲國際共鳴

  中歐北極快航的誕生並非偶然,中歐之間不斷增長的巨大貿易需求扮演了「催化劑」的角色。這次「伊斯坦布爾橋」貨輪上裝載的,既有儲能櫃、動力電池等新興產品,也有4000多個跨境電商包裹,精準契合歐洲聖誕季備貨高峰的需要。與此同時,中歐北極快航也是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建「冰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實踐成果,彰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獲得了更多的國際共鳴。

  近年來,一些國家將北極視作自己的「後花園」,圍繞這區域展開能源爭奪、加強軍事部署。「冰上絲綢之路」從創意到落地,打破了幾乎被領土邊界爭議、戰略武器對峙和油氣開發搶奪定義的「北極敘事」,證明了北極完全可以成為人類攜手合作、共同發展熱土,而非零和博弈的戰場。中歐北極快航的開通,從根本上說,建立在沿線國家互信日益增長的基礎之上。展望未來,北極航道的全面發展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支持,也需要建立涵蓋航道管理、環境保護、危機應對等多個相關領域的國際合作機制。這些都凸顯了多邊治理的緊迫性。

  冰絲為北極開發提供新範例

  在推動全球航運從「運河時代」向「極地時代」發展的過程中,中歐北極快航的誕生補上了一塊關鍵的拼圖。「冰上絲綢之路」不僅為世界航運補充了一條新航道,為北極開發提供了一個新範例,也為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道路國家間的「同球共濟」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