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專家解讀/破解「陸路依賴」 對沖地緣風險

時間:2025-09-26 05:02:39來源:大公报

  圖:有首航貨主表示,「伊斯坦布爾橋」貨輪的航道有0℃到15℃「天然冰箱」保護,運輸動力電池等「熱敏」貨物,安全系數更高。

  據央視報道,波蘭總理圖斯克表示,將於25日凌晨重新開放與白俄羅斯的邊境口岸。這意味着,在波蘭與白俄羅斯接連的馬拉舍維奇和布列斯特地區,中歐班列能繼續前行。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向大公報記者表示,波蘭關閉邊境導致中歐班列大量滯留、中歐傳統貿易線路受阻,凸顯中歐北極快航開通的迫切性與戰略價值。

  有利開展科考 推動海底基建

  王義桅表示,這一「冰上絲綢之路」的開闢,本質是破解「陸路依賴」、對沖地緣風險的關鍵落子。北極航線正從物流通道升級為中歐合作的「戰略紐帶」,在大國博弈中為供應鏈穩定與多邊協作提供更堅實支撐。當前中歐班列已因俄烏衝突持續承壓,而中吉烏鐵路等替代陸路通道尚需較長的建設周期,北極航線直接提供替代解決方案,不僅物流成本低於鐵道運輸,且避開東歐等敏感地區,憑藉「短時效、省成本、低地緣敏感度」的優勢,能快速分流高端製造、跨境電商等時效敏感貨物,緩解陸路中斷衝擊。

  「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於全球治理負有廣泛的責任。」王義桅談到,北極航道不止是航運通道,更是多維戰略網絡的核心樞紐,深度開發北極航道對開展科學考察、研究氣候變化、海底光纜等基礎設施建設等都有長遠意義。例如,北極航行採用了低硫燃油,大大降低了碳排放,有利於綠色技術的快速落地應用。\大公報記者郭瀚林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