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空管系統本月初「冧機」,承辦商會在兩星期內提供新軟件程式
問題頻發的民航處Autotrac3新空管系統本月初發生「冧機」事故,導致需首次轉用後備系統。系統承辦商美國雷神公司(Raytheon)昨日就事件向民航處提交報告,形容系統曾一度進入「緊急狀態」,其間有八班航班未取得全部飛行資訊,雷神承諾在兩星期內提供新軟件程式「補鑊」,預計下月裝上新空管系統。
大公報記者 陳卓康
民航處表示,雷神公司正準備一個軟件程式,提高用戶個人設定總數上限,當個人設定的總數還未達到上限前預設不同的指定水平時,系統會向工程人員發出提示,以便工程人員適時採取相應跟進措施,例如協調用戶移除不適用的舊個人設定,並在用戶個人設定的總數達到上限時,提示用戶停止接受輸入新的個人設定,而不影響系統正常運作。
用戶個人設定是指空管人員可以按照個人要求,為自己設定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屏幕顯示模式,例如航機標籤內的數字和文字的大小、光暗對比、負責扇區的大小及中心點位置等,方便空管人員在不同管制席位值班,均可按自己的要求顯示屏幕上的資料。民航處表示,新軟件程式會先在雷神公司廠房測試,待新軟件程式在香港進行現場測試及完成安全評估滿意後,預計可於五月內安裝到新空管系統使用。
八航班未能取得全部資料
雷神提交的報告指出,事發於上周六(8日)早上11時26分,一名操作員儲存新的個人設定時,觸動第一數據伺服器關閉及轉到第二個伺服器,系統發出聲音警報提示,兩分鐘後,該用戶再次重複同一動作,令第二伺服器亦關閉,根據設計,空管系統隨即進入「緊急狀態(an Emergency State)」,以容許有限度的航班數據處理。由於兩個伺服器關閉,民航處啟用後備系統,於11時40分全面投入運作。
報告又指,所有航班一直持續顯示在雷達屏幕上,惟有八航班僅能顯示出位置和高度,雷神解釋是該八班機都是剛進入香港飛行情報區,未能取得全部資料。
24小時監察 免事件再發生
民航處形容,報告的結論與承辦商當日在現場的初步分析一致,事件成因是用戶個人設定的總數超出系統預設5500個的上限,令航班數據處理器未能正常運作。安裝新軟件程式前,民航處會繼續協調用戶暫停輸入新的用戶個人設定,並移除已不適用的舊個人設定,亦已責成工程人員加強對系統的預防性維護,包括24小時監察用戶個人設定的總數和採取適當的措施,避免類似事件再發生。
運輸及房屋局回應,一直密切監察民航處就新空管系統的改善工作,並要求處方繼續與承辦商密切合作,適時向專家小組報告進展。當局認為,承辦商應盡快準備好新的軟件程式以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