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中國央行昨日雖連續第二個操作日在公開市場操作中保持緘默,但卻開展了一年期共1560億元(人民幣,下同)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中標利率持平於上期的3.3%;同日,央行還暌違約一年重啟抵押補充貸款(PSL),操作規模801億元。專家認為,從現階段操作情況看,央行仍維持「穩健中性」政策基調,同時引導金融資源「脫虛入實」,料隨着MLF和PSL的操作,銀行系統流動性將優於「適度」水平。
央行上次實施PSL要追溯到去年五月。市場數據顯示,本周公開市場到期逆回購僅800億元。此外,上月末央行對部分金融機構實施「定向降準」用於置換MLF,而月內MLF到期量還剩1560億元。昨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市場(Shibor)各短期品種中,除14天期品種利率微挫1.2個基點至3.5940%外,其餘的隔夜、7天及1月期品種分別升9.3、2.5及0.2個基點,報2.5800%、2.7380%及3.8101%。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坦言,是次操作旨在更好地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領域,特別是這次PSL操作,其資金導向通常被定向投放至基建與民生等領域。從周內公開市場逆回購到期情況看,市場到期壓力整體不大,昨日的操作後,市場流動性實際狀況或較「適度」狀況還要稍好些。他並指,MLF操作利率維持不變,且PSL資金仍優先支持基建等政策扶持領域,證明貨幣政策仍維持「穩健中性」態度。
央行日前發布的「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明確,將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除刪除了去年四季度對流動性「削峰填谷」的措辭外,新增了「注重引導預期」的描述。此外,央行還指出,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仍處較高水平,可吸收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
央行料維持「適度」流動性
中金公司宏觀分析師易峘表示,從短期宏觀調控層面看,央行貨幣政策或續「保持中性」立場,但政策重心或轉向「穩增長」與「調結構」。中長期看,央行或在持續完善MPA(宏觀審慎)框架的同時,有計劃地推進「資管新規」的實施,同時推動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
申萬宏源債券首席分析師孟祥娟綜合「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內容,認為未來央行政策將續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等重要任務,並在保持政策「穩健中性」的同時,不斷完善並健全貨幣與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且明年首季「同存有望全面納入MPA考核」。
陳冀直言,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對未來政策的描述僅「換了一種說法」,外界無需過度解讀,從近期市場操作實際情況看,央行仍始終維持流動性的「適度」,並在此基礎上努力引導市場資金流入實體經濟,及國家支持的產業,周內公開市場操作整體或現「淨回籠」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