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靈意版畫中收斂的遠古迴響

時間:2025-07-09 13:01:44來源:大公網

  聞說包頭文博會將展出一組絲網版畫,名喚《天問》,觀之者皆言異事——那版上油墨未乾似的,偏能聽出千聲萬響,倒像是把三皇五帝時的風雷聲,都收進那縱橫交錯的網紋裏了。

  且看那版上人物,皆是披獸皮、跣雙足的遠古模樣。絲網套色層層疊疊,把獸皮的粗糲紋、脊樑骨的凸起處,都刻得入木三分。最奇的是那雙眼,用炭黑作底、赭石勾邊,瞳孔處故意留了塊漏白,活像夜裡盯着月亮的狼崽,直勾勾地往天上瞅。他們或跪或立,胳膊肘支着膝蓋的,手搭涼棚的,腰桿彎得像張弓的,滿版都是「問」的姿勢——這哪裡是畫?分明是把一群活生生的古人,用感光膠封在了網版上,只等觀者目光一碰,便要張口說話。

  懂行的看那技法,說這組版畫用了「飛塵」「爛版」的絕活兒。飛塵時灑的細沙不均勻,倒讓天空處的網點疏密不一,遠看像飄着碎雪,近聽卻有「咔嚓」聲——莫不是冰川在網紋裏裂了縫?爛版處故意蝕出些毛邊,海浪的弧線便帶了鋸齒,墨色深的地方像漩渦,淺的地方泛着銀灰,風一吹,竟真有「嗷嗷」的咆哮從那網眼兒裏鑽出來。還有那老虎、蒼鷹,本是版畫上的影子,偏用了「疊印」的法子,前層印獸身,後層拓聲浪,老虎的黃毛裏藏着赭石色的波紋,蒼鷹的翅膀尖拖了道淡灰的尾,倒像是吼聲正順着網紋的脈絡,往觀者耳朵裏鑽。

  夜裡去看更妙。月光斜斜照在版面上,絲網的經緯線投下細影,竟在牆上織出張無形的網。這時再看那古人,彷彿動了動脖子,喉結滾了滾——他們問的,許是天為何高,海為何闊?許是冰川為何裂,猛獸為何吼?可這些聲音偏不直接喊出來,都憋在那墨色的濃淡裏、網紋的虛實裏。像有個無形的戲班,在版心搭了戲台,生旦凈末都穿好了獸皮,只把唱腔壓在喉嚨裏,單等觀者用心去聽。

  有道是「畫鬼容易畫人難」,這組《天問》偏是畫人如鬼——不,是畫人勝鬼。鬼的聲響是飄的,這版畫的聲響卻是沉的,像埋在地下的編鐘,被絲網的線條繫著,一敲,便震得人心頭髮麻。那些遠古的追問,原該是驚天動地的,偏被這絲網版畫收斂了去,鎖在網眼兒裏,藏在套色間,倒比放聲大喊更有勁兒。

  想來這作畫人,定是懂些「拘聲」的法術。把千年前的風、萬年前的吼,都用感光膠、網紗、油墨收了,印在紙上。你說它是死物,它偏在你耳邊絮絮叨叨;你說它是活物,它又安安靜靜貼在牆上。這等靈異,怕不是《聊齋》裏的畫皮,是畫皮裏裹着的遠古魂靈呢。

  (作者:美術評論家墨留白2025.7.9)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