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取消任期限制是大勢所趨/陳光南

時間:2018-02-27 03:15:51來源:大公網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日前公布,建議修改現有憲法中「國家主席及副主席不得連任超過兩屆」的規定,這意味着國家主席習近平二○二三年完成第二個任期後,仍可繼續連任國家主席。這一修改是大勢所需,也是人心所向。

  理順「三位一體」制度特色

  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對此攻擊稱,修憲是要「實行了終身制」雲雲,顯然這是完全錯誤的。任何領導人能夠繼續擔任國家主席,都需要得到全黨、全國人民的支持。稍為懂得邏輯的人都知道,修改憲法有利於配合黨和「三位一體」的國家制度。因為,黨的總書記並沒有規定「不得連任超過兩屆」,軍委會主席也沒有規定「不得連任超過兩屆」,國家主席卻規定了「不得連任超過兩屆」,因此略為調整一下,是有利於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目標和任務,即推動兩個一百年的振興中華、實現現代化強國的偉大任務。這就建立了一種靈活而實際、有利於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人事制度。

  中共經過了將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始終高舉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把一個貧窮落後的中國,變成了世界經濟體第二大的國家,實現了資本主義國家兩百年才可以實現的時代飛躍。中國高速度且大面積地消滅了貧窮人口,今後要實現小康社會還需要解決四千萬的貧窮人口變富的問題,如果能夠取得扶貧的最大的突破,就完全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是代表着世界前進的方向,也為多數國家發展自力更生、不受外國控制、維護國家獨立,提供了有世界意義的樣板和方案。

  西方世界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不斷散播所謂的「中國經濟崩潰論」、「社會主義破產論」,他們以為九十年代初期一系列的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國家改變了顏色是證明社會主義的「終結」,他們的理論製造者還宣布了所謂的「資本主義是人類社會最完美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論調,聲稱是「終極的社會制度」。然而事實又如何?隨着2008年美國出現的金融海嘯,以及隨後出現的越來越嚴重的貧富懸殊現象、民粹主義冒起造成的社會混亂等等,都說明了馬克思主義所描繪的資本主義發展規律的論述並沒有過時,說明了生產力發展了但社會的分配的矛盾越來越嚴重,貧富兩極化顯示出社會的嚴重不公,全世界有識之士都會思考,世界社會制度需要進行一次偉大的革命,進行一次重大的社會分配制度的調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成功,說明了兩大事實:

  第一,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制度的失敗,只是蘇聯等級性封閉性模式的失敗,那並不是社會主義的失敗。「中國模式」擺脫了蘇聯模式的束縛,滲透了中國文明和傳統文化,提倡世界大同、以民為本。四十年改革開放取得巨大的成功,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勝利,而且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踐。中國的改革開放,堅持了不抄襲西方的政治制度的原則,不抄襲西方的「三權分立」制度,不放棄共產黨領導的制度,結果保證了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保證了有利於人民發展的經濟政策的穩定性、保證了不會出現經濟周期的大起大落和大量企業倒閉所造成的嚴重社會問題,推動了中國經濟高速度發展,並且對世界性的經濟復甦作出貢獻。

  第二,樹立了世界共同體的概念,展示出巨大的包容性和創新性。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力提倡混合所有制,既有社會主義制度的國營企業的公有制,也融合了資本主義的民營企業;既發展了中國民族工業,也大量吸收了外國有先進管理經驗的外國企業的管理技術,兼容並蓄人類文明優點,並有所提高、發展和創新。這種發展模式,適合世界上許多追求經濟自主、建立全面國民經濟體系的國家的需求,是創造了一條不同國家都可以接受的新的社會發展模式。「一國兩制」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國理政的一條重要方略,既堅持了社會主義,但是也不排斥資本主義,並且充分肯定和利用資本主義的優點。這種有容乃大的社會發展的戰略,完全解決了舊有的社會制度的對抗和衝突因素,做到了兩種制度和諧發展,調動了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

  中國現在推行的「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大灣區建設計劃,正是提倡世界實行「世界共同體」、實行互利互助共同繁榮以及迅速提升生產力的最好實踐。中國推行這一戰略,又適逢着世界進行第四次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這是一個黃金的機會,戰略方針和政策的連貫性和總體設計、總體落實執行,需要進行一系列的、十年到二十年的大國外交,爭取世界各國的參與和支持。過去的實踐證明,由國家主席出面,推動大國外交、推動世界高峰會議,有利與世界各國凝聚共識,有利於不同的制度的國家放棄制度領域分歧,集中力量發展全球經濟和民生,排除社會制度分歧,建立更加平等、更加進步的世界秩序。所以,國家主席這個職位不局限於十年,有利國家的發展大局,有利於世界和平和發展。

  西方長期執政例子眾多

  原有國家憲法所規定的「不得連任兩屆」,有人認為,是有點吸取美國制度的味道。既然要推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執行新時代新任務,依據國情以及客觀需要,與時俱進修改憲法,也是一個積極的做法。事實上,並不是所有西方世界的領導人的交接制度,都定下了「不得連任兩屆」的天條。英國的選舉制度就不一樣,任何一個大型的政黨,經常有機會連任四屆,戴卓爾夫人就擔任了三屆的首相,把英國的工會濫權吃大鍋飯的局面,徹底扭轉過來,沉疴不起的英國經濟有了起色。戴卓爾夫人就創造了蟬聯三屆首相的歷史紀錄。至於像德國總理默克爾、俄國總統普京以及新加坡李顯龍等例子,更足以說明問題。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