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派日前繼續多次點算法定人數「拉布」,拖慢會議進度。朱凱迪聲稱,政府「一地兩檢」方案引用的基本法條文互相矛盾,法理基礎並不成熟,因此不應進入辯論,中止處理才是負責任做法。其後本土自決派毛孟靜提出中止待續議案,企圖橫加阻撓討論,最後被立法會多數否定,恢復辯論支持高鐵「一地兩檢」的政府無約束力議案。
是否符合基本法,反對派一定要提出根據,建制派議員也會提出基本法的依據。
真理越辯越明。大家都清楚知道,高鐵「一地兩檢」涉及到兩地的通關檢查和出入境管理控制問題,特別是內地的邊檢人員在特定禁區裏執法的問題,一定要通過與中央政府協商解決。這是屬於中央和特別行政區關係的事務。這些事務的解決方案,一定要經過中央政府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安排和批准。所以基本法第十九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對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無管轄權。」香港並沒有「固有的權力」,所有的權力,包括出入境管理的權力,都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的,涉及到在香港進行「一地兩檢」,中央政府一定會按照基本法和香港特區通過「三步走」的辦法,給予解決。
反對派違經濟發展潮流
基本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中央人民政府所屬的各部門」,「如需要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設立機構,須徵求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同意,並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現在,「一地兩檢」是特區政府向中央提出來的,中央政府給予幫助,並且在車站嚴格封閉的一定禁區內,實行邊境檢查、海關和檢疫工作。將來有關細節,都要符合「一國兩制」和基本法規定,根本不存在「違反基本法」的問題。
所有這些安排,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大量節省成本和過境時間,使人流和物流高效率地通過邊境,為兩地創造更廣泛的商業和旅遊業經濟效益。「一地兩檢」最核心的意義,就是讓兩個經濟體系無縫地接合起來,讓兩個地方形成一個巨大的經濟聯合區,以最高的效益、最低的成本、創造更大的經濟產值,提高兩地的競爭力和經濟規模。
香港僅僅是七百萬人的細小經濟體系,如果通過高鐵和內地的兩百多個城市、兩萬多公里鐵路聯繫起來,甚至通過人造衛星的互聯網通關係統,使香港的貨物和整個亞洲、歐洲高速聯繫起來,香港就再不是一個七百萬人口的市場,而是擁有四十多億人口的廣大市場。通過電子商貿和快遞業務,香港的貿易可以通向四十多個國家,工商百業因此獲得了以數千億港元計的商業利益,這時香港升級轉型,做大經濟蛋糕,可讓年輕人獲得更大的經濟舞台。
反對派堅決不講理由,堅決不允許辯論,原因是他們違反了世界區域經濟崛起的新潮流,違反了新時代新經濟的發展規律,要將香港的經濟發展機會扼殺掉。一經過辯論,他們出賣港人、處處與香港經濟發展為敵的面目就暴露在世人面前。所以,無論怎樣,他們都不敢講出自己的理由,更不想廣大市民聽到建制派全面闡述「一地兩檢」的法律理由、國際先例、區域經濟的巨大好處、新時代的必然趨勢。所以他們採取了「掩耳盜鈴」手法,企圖把七百萬港人的耳朵都掩起來。
《蘋果日報》恐嚇言論荒唐
《蘋果日報》社論製造了更加荒唐的恐嚇,聲稱「隨時人命攸關」,「屆時若有人在港境行駛的車廂昏迷,求救電話轉駁內地部門後,內地部門會如何處理?再駁回香港消防處召喚救護車,然後進入內地管轄範圍救人?」這真是廢話連篇。香港和廣州的直通車運作了二十七年了,有沒有人因為擔心直通車開行之後,進入了內地,患病而得不到救治,因此不乘坐直通車?沒有。根據過去的經驗,一經報警,香港的救護車,完全可以在與深圳連接的香港口岸等候,與內地救護車無縫對接,把港人接到香港的醫院治療。如果火車已經深入內地,就由內地的醫院進行急救,情況穩定之後,再送回香港。
香港人都對《蘋果日報》無聊的話題感到好笑。如果一架飛機從香港飛往所羅門群島或者毛里求斯,起飛了兩小時,有港人急症發作,打「九九九」已經沒有作用了,是否港人因為害怕「弄出人命」而不乘搭飛機?反對派拖延時間,插科打諢,就是想漫無目的地「拉布」。「一地兩檢」三步走起碼需要六至七個月時間,反對派現在的目的,就是企圖把立法會的民意支持用「拉布」方式否決掉,同時,也極力推遲「一地兩檢」三步走的推進。因此,特區政府千萬不要書生氣,陷入反對派所謂「和解」的圈套,讓高鐵變成廢鐵,若果期限一到,特區政府就要立即啟動三步走程序。反對派無所不用其極地「拉布」和製造恐慌,其實是最愚蠢的策略。經過建制派的揭露,他們將會敗得更慘。
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