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語有句諺語叫「歹戲拖棚」,意即「難看的戲劇一直拖戲不結束,讓觀眾厭煩」。人們常用來比喻一件令人憎惡的事,但當事人不僅不趕快停止,還拖拖拉拉,更加令人討厭。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賴清德最近炮製的所謂「團結十講」便是如此。其內容重彈「台獨」舊調,刻意曲解歷史,妄圖製造仇恨與不滿,加劇島內社會撕裂,營造「反中抗中」社會氛圍,為其打壓在野力量、推動「大罷免」進行政治造勢。台灣社會對於賴清德一系列謬論的批評聲浪此起彼伏,甚至傳出民進黨內部也有人要求賴清德不要再講下去了,否則不但無法為民進黨罷免26位國民黨「立委」造勢,反而還催出反對罷免的選票。
賴清德的「十講」目前只講了「四講」,已是錯漏百出、謊話連篇。「十講」荒謬之一是賴清德的講話充斥着「台獨」分裂論調。他為了割斷台灣與大陸的關係,不僅否認台灣自古屬於中國的事實,否定台灣先住民是從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更罔顧中國歷代政府管轄台灣的事實。然而,台灣自古屬於中國的歷史經緯清晰、法理事實清楚。大量史書文獻記載了中國人民開發台灣的情景,最早可上溯到三國時期。宋元以後,中國歷代中央政府在澎湖、台灣設治,實施行政管轄。清朝政府1684年設立台灣府,1885年改設台灣為行省。1895年4月,因甲午戰爭落敗,清政府被迫割讓台灣及澎湖列島予日本。但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政府發表《開羅宣言》,明訂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1945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宣告自即日起收復台灣、澎湖列島,「恢復對台灣行使主權」,並在台北舉行「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由此,通過一系列具有國際法效力的文件,中國從法律和事實上收復了台灣。可見,台灣自古就屬於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是誰也不能否認的事實。
「十講」荒謬之二是賴清德打着「團結」的旗號行打壓在野黨之實。他口口聲聲說「團結」,卻向多位國民黨「立委」發起無差別的罷免,這根本就不是依法行使罷免權,而是赤裸裸的政治追殺,是民進黨「選輸不認賬」的無賴行徑,企圖通過罷免大批國民黨「立委」而重奪立法機構第一大黨的位置,從而逃避在野黨的監督和約束。賴清德還把國民黨等在野黨稱為應該被去掉的「雜質」。如此嘲諷和蔑視在野黨,其狂妄霸道的心態連日來激起巨大民怨,其往日精心塑造的「民主」人設也全面崩壞。
「十講」荒謬之三是賴清德宣揚「大陸威脅論」,叫囂「台灣要備戰」,包括加強美台軍事勾連、增加台灣防務預算、自發研製武器等。這根本就是顛倒黑白。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大陸方面採取的一系列措施都是為了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並不是賴清德所說的「威脅」。反倒是賴清德和民進黨奉行「台獨」路線,全力配合美方的「遏華」政策,把台灣推向戰爭的邊緣。
賴清德原本應於日前繼續發表「十講」中的「第五講」,後以颱風來襲為由取消,但據說實際原因是民進黨內部也傳出對「十講」不滿的聲音以及美國在台協會批評賴清德的講話是「吹牛皮」。如今賴清德可謂騎虎難下:若講下去,就會被台灣輿論嘲笑和抨擊;若「半途而廢」,則顏面盡失、自打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