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李靈修北京報道: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在十九大期間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前景可期,可比肩東京灣灣區、三藩市灣區、紐約灣區。記者對比數據後發現,與世界三大灣區對比,粵港澳大灣區GDP規模位居第二,GDP增速則位列第一,但整個灣區的經濟聚集度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灣區經濟是以海港為依託、以灣區自然地理條件為基礎,發展形成的一種區域經濟形態,因具有開放的經濟結構、高效的資源配置能力、強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發達的國際交往網絡,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領頭羊。目前世界一流灣區包括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東京灣區,分別以金融、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為主要特點。
事實上,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更為成熟,擁有相當好的基礎條件。從經濟總量及增速來看,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總量為1.34萬億美元,僅次於紐約灣區;GDP增速達7.9%,則高於紐約灣區、東京灣灣區、三藩市灣區的3.5%、3.6%、2.7%。從人均GDP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則處於末席。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指出,當前珠三角製造業比較發達,整體處於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的過程中;香港、深圳等部分城市已出現創新型經濟特徵。不過在引領全球經濟發展、主導全球資源配置、帶動全球產業升級等領域,與世界一流灣區還存在差距。「相信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進入國家戰略,上述方面都將提升至國際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