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縱容孩子 終嘗苦果/夏夕雨

時間:2017-08-25 03:15:57來源:大公網

  近期全城熱議的「雙學三丑」衝擊政總案,被告「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及前學聯秘書長周永康,分別被改判監禁6至8個月。上訴庭法官頒出長達64頁的判詞,批評近年「違法達義」歪風影響年輕人。而早前,前副廉政專員郭文緯也譴責部分反對派政黨及學者用歪理誤導市民,還指出家長不應對孩子作出違法行為而「引以為榮」。

  自從三人衝擊政總案塵埃落定後,他們的父母似乎就成為部分媒體吸引眼球的法寶。先是黃之鋒母親在fb發表所謂公開信,言辭間透露兒子的「不易」與「艱辛」;再有羅冠聰母親接受網媒訪問,一邊流淚一邊替兒子抱不平,同時斥責政府打壓年輕人,將法庭變作武器;而周永康的父親,則在其子被收押的三天內兩度前往收押所探視,每次記者追訪幾乎都是笑稱「兒子是無私為香港,為他感到驕傲。」

  人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他們舉手投足間的一個小細節,也是家長平時的贈予與施教。看着黃之鋒母親的公開信、羅冠聰的媽媽訪問,還有周永康爸爸在接受訪問時的反應,我瞬間明白了什麼叫作「子不教,父之過」。可以說,是他們的縱容成就了孩子們昨日的逞能,最終導致今日的苦果。

  縱然「笑對生活」是健康的生活態度,但是作為一名負責任的家長,這種時候難道不應該為兒子的前途擔憂?為自己曾經的縱容而自責嗎?不論出於什麼理由,周永康父親言辭間的那種釋然都不應出現,完全不可理解。

  試想,今日若換作是我的孩子坐監,我會怎樣?是請求媒體給予空間,別再關注我的生活?還是主動打電話去電台指責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勿用母愛增加政治本錢」?我想,答案非常簡單。對外界,我可能什麼都不會做;但在家裏,我會清楚指出孩子的錯誤,然後檢討、自省。今天的判決是對整個家庭的懲誡,直接驗證了過去失敗的家庭教育方式,這種方式需要改變、自省,更需要思考。

  叛逆期的孩子膽大、肆意妄為,他們不懂得分辨是非,行事的唯一準則就是與家長、老師的要求背道而馳。所以,他們需要父母的正確引領及老師的諄諄教誨。然而,現時香港的「怪獸家長」與「教育毒瘤」習慣佔據教育界最顯眼的位置,用怪異的舉動、不懷好意的言行揮霍年輕一代的人生。或許,有些少年現在還看不清他們的真實面容,但相信很多年以後,當少年變成壯年、暮年,再回顧現在,他們會猛然驚醒,原來面具背後的那一張張嘴臉是如此醜陋不堪!

  叛逆的孩子總是要在錯過之後才會醒悟,原來少些折騰,把握機會,努力學習與適應,才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少年真正應為之事。人生也通常只有等到「倒帶回放」的階段,人們才會將往事看透。

  到那時,今日的少年們一定會慶幸有人願意與「教育毒瘤」公開對抗,挽救莘莘學子;慶幸大部分年輕人一直警醒着,沒有被「教育毒瘤」蠱惑、慫慂或擺布,進而變成一個極端、激進、愛好鑽牛角尖的人;慶幸社會中的大部分人仍然懂得感恩、正面地審視這個世界。我們的生活應該很美好,我們的社會應該充滿正能量。還有,請記住有一顆巨大的「教育毒瘤」未找數。

  專欄作家、城市智庫「就是敢言」計劃成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