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代理」跨校接單 加劇作弊擴散

時間:2025-11-16 05:02:39來源:大公报

  圖:內地某二手網絡平台上的代跑商,主頁明確標有「通天小代」「專業校園跑」字樣。\大公報記者于海江攝

  本應督促學生鍛煉的校園跑APP,竟衍生出一條覆蓋真人代跑、軟件刷跑、代理分成的灰色產業鏈。在電商平台與社交平台上,「代跑神器」「包學期套餐」「校園代理招募」等關鍵詞背後,出現了技術作弊與利益分成的雙重亂象。

  在內地某二手交易平台,代跑服務已形成完整價格體系:真人代跑每公里1-3元(人民幣,下同),虛擬定位軟件「代跑神器」(含安裝教學)售價10-30元,部分商家甚至推出「包學期套餐」,聲稱可通過篡改GPS軌跡完全規避校方監測。記者暗訪發現,某商家宣稱其軟件「穩定不掉線、不上黑榜」,支持所有校園跑APP,且兼容蘋果與安卓系統。

  灰色產業鏈的觸角已延伸至校園內部。內地某二手平台上,多名商家公開招募「校園代理」,以「零成本、高回報」為誘餌發展下線。一級代理接單後與商家分成,每單利潤可達5-10元;若發展二級代理,可從下級訂單中抽取2-3元/單的「管理費」;二級代理繼續發展三級代理,形成層層抽成的利益網絡。

  「代理無需親自跑步或操作軟件,只需在校園內接單即可。」某商家透露,單量穩定的代理每月收入可達一兩千元。這種「躺賺」模式吸引部分學生參與,甚至出現「代理團隊」跨校接單的現象,進一步加劇了作弊行為的擴散。

  高校多措嚴打代跑

  面對技術作弊的升級,高校反制手段也在強化。黑龍江某高校體育部負責人表示,近年已監測到騎車代跑、多人接力、外掛軟件模擬數據、人臉識別破解等新型作弊方式。2023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曾通報27名學生因使用外掛軟件代跑被取消成績;南開大學向公安部門舉報網絡代跑廣告,試圖從源頭打擊產業鏈。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