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長實低負債或成併購主力/郭奉孝

時間:2017-08-07 03:15:33來源:大公網

  長和系旗下兩巨擘長和(00001)及長實(01113)上周終於公布業績,惟未有驚喜,也未為重組有所着墨。筆者並不相信未來長和系業績會出什麼差錯,但要說如同李嘉誠早年的投資風格相比的話,相信會逐漸退色,反而會朝大公子李澤鉅穩健賺大錢的風格為未來長和系新方向,現時進場的投資者要注意舵手掌舵的方向已變。

  自從數年前,李嘉誠不再主政長和系,改以只擔任主席身份。與此同時,長和系數年前開始不再在中期業績時面見傳媒,以李澤鉅為首的管理層於中期業績時,只面向投資者會議,已經預視了長和系不復是當年有着李嘉誠「點石成金」能力的長和系。從李澤鉅主政長建時的風格,也逐步看到複製到長和及長實身上。

  長和半年收入1900.53億元,按年升5.29%;純利159.19億元,按年升6.69%;經常性盈利158.92億元,按年升4.36%;派中期股息78仙,按年升4.5仙。至於長實方面,半年收入298.6億元,按年升8.3%;純利144.1億元,按年升67.4%;核心純利94.8億元,按年升13.7%;派中期息0.42元,按年增加0.04仙。綜合來看長和及長實中期業績,沒有為市場帶來驚喜,惟派息一如管理層兩年前大重組前承諾有所提高。

  檢視長實去年開始的投資新目標,想要投資優化資產組合及擴闊固定收益來源,由那時至今共投了四個項目。從公布的數據可見長實收購都是優質業務,沒有胡亂花錢買利潤率低的項目。飛機租賃業務上半年收入為10.6億元,利潤率高達49%。未來還會多購買43架飛機。至於DUET只計算2個月已貢獻純利2.5億元,年化後純利可貢獻增至15億元。只是筆者認為以上項目,都不是能夠輕易有倍升機會的業務,這與其父李嘉誠把握了幾次倍升機會的投資風格不同。

  公道點說,筆者認為,當集團規模每年都增大,提升到以萬億元計算規模時,管理層要做的是為股東穩定地提升投資回報率,沒有必要太高風險投資,因此,目前看到長和系的改變十分合理,只是小股東投資時要留意不要再抱着昔日對李嘉誠的情懷來投資或持有長和系。

  其實,這也不過是風格不同,沒有說怎樣的營運策略一定最好,怎樣的營運策略一定不好。高回報自然地伴隨着高風險;反過來說,李嘉誠也不是每次投資都能「點石成金」,就像早年投資的赫斯基能源,近年長和系業績受拖累就是因此業務早年的收購。

  至於李嘉誠自己親自操刀的維港投資,過去確有Facebook、Spotify等超級成功例子,但由於這是私人投資旗艦,不必向小股東交代,可以冒自己想冒的風險,因此,要將這模式放到未來長和及長實等上市公司中,似乎也不可能。

  對比長和長實兩家公司負債比率,長和截至六月底淨負債比率約23.2%;長實淨負債比率則約0.8%。因此,可以預期未來出外併購的主力仍然落在長實身上,再以長建為輔一起出手,那麼長和未來的業績將會繼續地悶下去。在這樣的發展下,筆者反而對長建更有興趣,至少業務清晰易明,股息率也較高,並每年都有不同併購出現支持業績增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