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小區食品超市的煩惱

時間:2017-08-07 03:15:31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在杭州市中心的青春坊小區裏,王麗糧油食品超市已經開店十七年了。自去年將自家的便利店接入互聯網平台後,她曾一度感受到營業額翻倍增長的幸福感,如今卻因為愈來愈多的周邊競爭者和愈來愈高的配送價格而頭疼不已。

  人情味攏人心

  採訪中,王麗手腳麻利同時刷着手機搶單。一般除非客戶指定便利店,客戶下單後,周邊便利店必須在網上搶單,先到先得。像王麗食品超市這樣的社區便利店,在附近有十多家,以銷售香煙、零食和一些基本的日用品為主,做的都是街坊生意。「我們家算是入駐早的,差不多2000年就在這裏租了店面開店,剛開始還在小區租了間小套自住,後來生意難做加上租金上漲,就全家搬到了店裏住,這樣也能延長店舖的營業時間,多吸引點夜貓子客人。」

  十七年的開店歷史,讓王麗食品超市有了不少回頭客,哪怕是不買東西,也會有些社區的老太太進店裏吹吹空調嘮嘮嗑,或者請王麗送袋米送桶油到樓上的家中。到了夏天的傍晚,王麗就會在店舖門口擺幾張椅子,這裏也成為社區裏下棋談天的好去處。

  順潮流開網店

  直到最近幾年,王麗明顯感受到網購的衝擊。「我們小區位於市中心,很多周邊大樓的小白領就租住在這裏,這些年輕人買什麼東西都喜歡網購,以前網上主要是賣賣服裝化妝品,對我們沒什麼影響,自從『線上超市』開業以後,我們就明顯感受到了衝擊,特別是單價低但分量重的水、米、油等貨品,她們寧願網上買,可以送貨到家。」

  王麗說,早在2015年,就有人要把她的便利店收編為一個叫「雲螞蟻」的網上便利店,但是她拒絕了。在女兒的動員下,王麗於2016年一口氣接入了美團外賣、雲螞蟻兩個網上便利店的平台,還接入了京東便民服務店和菜鳥驛站兩個網上服務平台,除了在網上賣商品,還承接快遞簽收和寄發的業務,這也是為了能增添新的客流量。「那些年輕人來我這裏拿快遞的時候,也會順帶買瓶水買包煙什麼的。」

  打優惠牌求生存

  王麗粗略算了一下,觸網後2016年銷售額比2015年翻了三倍多,其中近一半的銷售來自網店。為了貼近年輕人的需求,與線下便利店的柴米油鹽不同,王麗在網店上架了不少進口網紅食品,銷量不錯,而且利潤也更高。

  今年伊始,周邊的幾家社區便利店也接入了不同的線上平台,越來越多的競爭者,讓王麗感受到了新的壓力。「以前只要坐等派單,現在每天要抓着手機搶單,稍微一放鬆單子就被隔壁搶走了。」為此,王麗拿出了線下銷售的精明,在網上配送時,有時會送包紙巾,有時會送瓶礦泉水,期望以這種方式吸引回頭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