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泛民」拿法治當政治籌碼/清水河

時間:2017-04-19 03:15:47來源:大公網

  民主黨胡志偉日前拋出建議,聲稱要達成「大和解」,特首就要運用權力特赦非法「佔中」中所有參與者,同時赦免「七警」,以展示政府誠意雲雲。公民黨「大狀」楊岳橋表示贊同,強調特赦必須「無條件」。

  但僅過了一天,不論是民主黨還是公民黨全都「反口」。胡志偉道歉稱「未經深思熟慮」,楊岳橋則以「太草率」為由表示收回言論。而其他「泛民」幾乎一致反對該建議。由「提出」到「夭折」,相隔時間之短、形式之倉促、回應之可笑,堪稱近年所罕見。

  「泛民」有此行動,不可能未經內部討論,更非「草率」二字所能掩飾的,背後必定有過一番政治算計。其真正意圖是要通過這種「特赦和解」方式,去迫使下屆特首自廢檢控權力,以為日後可能出現的「公民抗命」作準備,同時為四名面臨DQ議員的安排,作出鋪墊。更何況,「佔中」受檢控者多達千人,而另一方只有七名警員,1000比7,對「泛民」來說是一盤「穩賺不賠」的生意。

  然而從本質上而言,這是赤裸裸的政治交易,其籌碼是香港獨立的司法制度,如果真的施行,必將嚴重打擊香港的法治。正因如此,除受到檢控者外,公眾普遍反對,而見色不對的「泛民」立即轉軚。

  無論「泛民」如何解釋,這種以法治為政治籌碼做法,已暴露出其真實的政治面目。平日大談法治,攻擊特區政府不守法,而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又立即迴避問題根本。事件中飽受批評的楊岳橋,昨日以一句「法治精神不容動搖,法庭裁決更不應用作政治交易」作回應,虛偽得令人可笑。如果真的如此重視法治,又豈會提出如此犧牲法治的建議?

  事實上,如果真的尊重法治,「佔中」也就不可能出現。「泛民」若真想和解,就應當拿出意誠,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政治算計!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