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對平壤放出狠話,威脅如若中國決定不幫忙,美可能單方面採取行動消除朝核威脅。
此言從一側面道出問題癥結,即朝核問題本質上是美朝關係。朝核問題因美對朝敵意及戰爭威脅而生,而發展,而不斷升級,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危險境地。解鈴還須繫鈴人,中方歷來主張抓住關鍵,支持朝美直接接觸。不論美朝「單挑」,還是多邊解決,中方都願作和平積極推動者,努力實現半島無核化,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
但特朗普「單挑」的着眼點並不在於半島和平,也無意重啟美朝談判,而更像是升級版的「戰爭威脅」。中方對朝核問題一貫立場是半島無核化,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為達至這一目標,中方做過不懈努力,並願為實現此目標向各方提供任何「幫助」。但若美執意要打一場戰爭,想在武力解決朝核問題上讓中方提供「幫助」,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特朗普上台前曾表示「願與金正恩一起吃漢堡討論問題」,此文還一度被解讀為其政策主張與前朝不同,美願意與朝進行直接對話。但特朗普上台後的言論卻與此大相逕庭,從朝鮮行為「非常惡劣」、「耍弄美國幾十年」,到美在對朝政策上「百分之百站在韓國一邊」,不僅再無「吃漢堡」的弦外音,反而動武的調門越來越高,關係越來越不可調和。
美高官的表態則更直接。從美駐聯合國代表黑莉不會與金正恩「對話和談判」,到防長馬蒂斯對韓承諾動用包括核保護傘在內的「延伸遏制力」,不再有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的絲毫餘地。美國務卿蒂勒森三月訪韓時的表態則更進一步,「美對朝的戰略忍耐已到盡頭」,而「對朝動武的選項已擺在桌面上」,道出解決問題的緊迫性。在此背景下,特朗普「單挑朝鮮」顯然不是對話,而是明確發出戰爭警告。
輿論用「進入危險四月」來評價當前局勢。一方面,朝鮮已做好第六次核試驗準備,洲際導彈發射也已箭在弦上,只待最高領導人一聲令下,便可向四月十五日金日成誕辰一百五十周年的「太陽節」獻禮。美評估,朝將擁有對美本土打擊的能力;另一方面,美韓大兵壓境,三月開啟的「禿鷲」和「關鍵決斷」聯合軍演將一直持續到四月底,而秘密滲透、鏟除指揮部、「斬首」行動等內容令平讓不寒而慄。對立雙方隨時都可能擦槍走火,並引發大規模軍事衝突。
美共和黨向來敢作敢為,不計後果。「習特會」要想在朝核問題取得進展,關鍵不在於中方是否「幫忙」,而在於美方是否有解決問題的誠意。朝鮮半島戰雲密布,特朗普「單挑」若是指開戰,那就不必再寄希望於中方「影響力」了,但前提條件是不威脅中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