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郭如佳報道:「雙非兒童」、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下受養人子女會否對本港教育資源及學位構成壓力,甚至影響本地學生的升學機會?教育局昨日發布「『雙非兒童』及受養人子女來港就學的現況與相關政策措施」,表示香港教育體系具備足夠學額與靈活性,能妥善應對新增的學額需求,同時保障本地學生的權益;強調香港學生的成績不會受內地自修生成績影響。
DSE按學生水平定等級
據教育局統計,2005年起「雙非兒童」的出生人數增幅達126%,假設他們以「自修生」身份來港投考大學,理應在2023年文憑試的人數中體現。惟近年文憑試數據顯示,2023年有7637名自修生,相比2022年的6959人僅增678人,增幅約10%。至於2024年文憑試的自修生人數為7431人,減少206人。今年文憑試的自修生人數是10161,較上年增加2730人。局方認為,部分「雙非兒童」或許選擇留在內地上學,又或者在中小學階段已到香港就學,沒有在將近適齡報考大學時,大量來港參與文憑試以升讀香港的專上院校。
其中,透過人才計劃獲簽證來港人士的子女以受養人身份在港期間可以讀書,但人才的香港簽證失效,其受養人的簽證也同時失效,需要一同於逗留期限屆滿前離港。
對於外界「內地自修生會影響香港考生的成績」的擔憂,局方表示否定。局方解釋,文憑試採用水平參照成績匯報制度,根據預設的能力等級來匯報考生所達到的水平。考生所獲得的等級是按照其表現及能力與預設的水平比照後而訂定。因此,考生所得的成績能反映其所學到的知識及技能,不會受其他考生的表現而影響其所得的等級。評級時,考評局參考日校考生組群成績數據為基礎來釐定各等級的臨界分數,以確保每年文憑試的評級水平穩定,不受多變和不確定的因素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