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店售「臨期食品」 有貨品過期五月

時間:2025-08-15 05:01:50來源:大公报

  圖:大型連鎖超市設置「特價區」或「清貨區」,處理包括即將到期貨品。

  【大公報訊】記者賴振雄報道:「臨期食品」一般是已接近保質期、仍在有效期限內的食品。消費者委員會派員到五間商號共18間超市及零售點,了解各店售賣臨期食品的種類、價格及標示方式,「臨期食品」較原價便宜26.8%至71.1%,但部分貨品過期四天至最多約五個月不等,而且價格標籤所示的到期日,竟然是晚於貨品包裝所示。

  消委會抽查的五間商號,共18間門市,包括:兩間連鎖式臨期貨品店FlashGreen和GreenPrice,以及三間大型連鎖超市AEON Stores、百佳超級市場(包括FUSION及TASTE)及惠康超級市場(包括Market Place)。

  FlashGreen分店所檢視的108項貨品,14項(13%)已過包裝上標示的最佳食用日期,貨品的過期時間,由最少四天至最多約五個月不等。在GreenPrice分店所檢視的111項貨品中,有36項(32.4%)已過包裝上標示的最佳食用日期,過期時間介乎四天至接近三個月。

  至於大型連鎖超市,一般會設置「特價區」或「清貨區」,處理包括即將到期貨品。百佳分店的118項貨品,有102項(86.4%)在三個月內到期,16項則在三個月後到期,清貨貨品的售價便宜40.5%至70%;惠康分店87項貨品,有52項(59.8%)在三個月內到期,另有34項在三個月後到期,與店內找到24項相應貨品比較,清貨貨品便宜26.8%至71.1%。

  百佳、惠康分別回覆消委會時,強調所有已過「此日期前最佳」或「此日期或之前食用」期限的產品,均須下架。

  GreenPrice回覆消委會表示,其貨架電子價錢牌上的日期,是該公司與代理商溝通後,建議顧客在該日期後三個月內使用的資訊,並不代表產品包裝上標示的最佳食用日期。FlashGreen則未有任何回應。AEON Stores以口頭形式表示,不參與是次調查。

  消委會認為,相關商戶應加強標示的準確性,以免因錯誤或不清晰的資訊,導致消費者誤購不合適的貨品,或依賴不正確的食用期限進食食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