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集友銀行股權轉讓完成 中銀打造「一帶一路」金融大動脈

時間:2017-03-28 15:48:12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3月28日訊 3月27日,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中銀香港」)對所持有的集友銀行約70.49%股權進行交割,股權轉讓由該日起正式生效。3月28日,中銀香港與廈門國際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國際銀行」)、福建省廈門市私立集美學校校委會(「集美校委會」)在香港聯合舉辦慶祝集友銀行股權成功交割儀式,共同慶祝集友銀行股權轉讓的所有工作全部順利完成。

  嘉賓亮燈儀式。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摄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仇鴻,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阮國恒,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志南,中國銀行行長陳四清、副行長任德奇,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廈門市委常委、廈門統戰部部長兼集美校委會主任張燦民,福建省投資集團董事長嚴正,廈門國際銀行總裁呂耀明,廈門國際銀行副總裁、集友銀行代表鄭威出席儀式並擔任主禮嘉賓。福建省、廈門市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股權轉讓各相關方、客戶及同業代表等逾100人參加儀式。

         中國銀行行長陳四清在致辭中回顧了集友銀行發展歷程。他表示,中國銀行於1970年注資參股集友銀行,在近半個世紀共同奮鬥的歷程中,集友銀行已經成為中國銀行集團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此次股權轉讓,主要基於國家、社會、銀行的長遠利益考慮,是一個多方共贏的合理安排。對中國銀行來說,這是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戰略舉措,有利於集團資源的優化配置,符合中國銀行在香港地區發展的長遠戰略。對廈門國際銀行來說,收購集友銀行之後,將成為內地第一家在香港、澳門都設有分支機搆的城市商業銀行,海外戰略佈局開啟了新篇章。對集友銀行來說,將在實力雄厚的新股東帶領下,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品牌優勢和業務傳統,推動業務發展和經營管理邁上新台階。

  中國銀行 陳四清行長致詞。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摄

  陳四清行長指出,今年是中國銀行成立105周年,也是中國銀行在港經營100年。中國銀行在轉讓南商與集友股權的同時,正在積極整合東南亞機構,將中銀香港打造成為輻射範圍更廣、綜合實力更強的區域性銀行和集團海外旗艦,充分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加快打造「一帶一路」金融大動脈,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志南致辭。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摄

  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志南對集友銀行股權交割的圓滿完成表示祝賀。他在致辭時表示,集友銀行股權交割圓滿完成是福建省金融業的一件大事,也是閩港合作的一件喜事,是中央政府和有關部委、香港特區政府、中國銀監會和香港金管局以及社會各方大力支持、不懈努力和協同推進的結果。本次股權順利交割,有利於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嘉庚精神」,有利於進一步深化閩港經貿合作,有利於深入貫徹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福建省人民政府將一如既往關心和支持集友銀行的發展。

  廈門市委常委、廈門統戰部部長兼集美校友會主任張燦民表示,集友銀行一貫秉持「以行養校、以行助鄉」的宗旨,用優厚的經營業績回報集美學校,是陳嘉庚先生「教育為立國之本,興學乃國民天職」偉大精神的體現。在集友銀行70周年華誕之際,集友銀行股權成功完成交割意義更顯重大。未來新老股東將相互支持、攜手奮進,廈門市政府和集美校委會也將繼續全力支持集友銀行,引領集友銀行向市場化、現代化方向前進,續寫更加精彩的新篇章。

  廈門國際銀行副總裁、集友銀行代表鄭威表示,集友銀行自創辦以來,就與福建血脈相連,淵源深厚。本次收購集友銀行是廈門國際銀行推進國際化、綜合化戰略的重要舉措。未來集友銀行將借助此次回歸福建的良好機遇,進一步發揮聯繫海外華僑的紐帶作用,對接港澳台、東南亞華人華僑企業、社團,並持續深耕香港本地市場。

  左起:廈門國際銀行總裁呂耀明、中銀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廈門市委常委張燦民。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摄

  致辭結束後,中銀香港總裁岳毅,廈門國際銀行總裁呂耀明,廈門市委常委、廈門統戰部部長兼集美校委會主任張燦民作為股權轉讓三方代表上台互相致賀。隨後進行了亮燈儀式,主禮嘉賓共同拉下橫杆,點亮華燈,象徵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集友銀行股權轉讓圓滿完成,集友銀行迎來全新發展機遇,前景一片燦爛!

  出售集友銀行股權是中國銀行繼成功出售南洋商業銀行之後的又一重大戰略舉措。通過出售南洋商業銀行和集友銀行股權,收購中國銀行馬來西亞、泰國、印尼、柬埔寨的機構和業務,並在文萊設行等一系列「組合拳」,中銀香港成功邁出了從城市銀行向區域性銀行轉型的堅實一步。東南亞是「一帶一路」的重要區域,也是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中銀香港將大力實施區域化發展戰略,繼續推進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地區機構整合,加快打造 「一帶一路」金融大動脈。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