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吳克儉正在觀看學生運用編程技能及智能積木設計的兩台機械人進行相撲比賽」相片由學校提供
【大公報訊】記者黃穎雅報道:有家長投訴子女面對巨大家課壓力,甚至連學綁鞋帶的時間亦欠奉,進而提出「零家課」要求。不過,英皇書院同學會第二小學校長林淑芳認為學生不可能「零家課」,該校本學年率先推行「陽光家課政策」,調節教學課時,為學生提供課後的導修課,幫助學生改進學習。
功課不會多於六項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日在其臉譜透露,昨天探訪了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第二校,了解教師如何教授「德育及公民教育課」,尤其該校根據教育局新指引,實行陽光家課政策,「由本學年開始,學校除增加體育課節外,每日亦多加一節小息,並把最後一節列為導修課,讓學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功課」。
校長林淑芳接受《大公報》記者電話訪問時指出,早在小一家長簡介會上,已向家長表達學校重視家校合作,建議追求「零家課」的家長選校前要詳加考量。該學校推出新「家課政策」前,已向家長派發「有關家課政策事宜」通告,訂明每天中、英、數紙筆家課最多兩項,所有學生功課亦不會多於六項。通告列明,家課能「鞏固課堂學習,又讓學生為新課題作準備,促進自學」,亦可「讓家長了解學校課程的要求,攜手合作,共同幫助學生改進學習」。
林校長解釋,學生每天早上回校後上兩節課共60分鐘,就獲安排一個20分鐘的小息,再上兩節課後,則有15分鐘休息時間,午膳及小休後,上三節課就完成當日課程。之後,學校安排導修課,讓學生在導修堂完成大部分課程,「有家長向學校反映,子女做功課速度快了,認為家課政策是德政」。
林校長說,學生遇上困難,可即時請教老師,與同學一起做功課,自然提升了完成功課的效率,為學生釋放空間,放學後可以做自已有興趣和喜歡的事,家長不再催促子女做功課,間接促進親子關係。
林校長續稱,全港小三TSA在備受家長爭議聲中停考一年,教育局改為推行試行版TSA,邀請全港小學自由參加,該校沒有被選中。該校不會為應付TSA評估而替學生進行特別操練,反之認為TSA的評估數據,有助回饋學校的教與學,該校家長亦十分信任學校,也都支持子女參加「小三TSA」,「如果教育局復辦小三TSA,學校一定會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