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大大腸癌無創檢測減風險

時間:2017-01-17 03:19:51來源:大公網

  圖:中大校長沈祖堯(中)領軍的團隊,憑「大腸癌發生分子機制、早期預警、防治研究」項目,獲頒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大公報記者劉家莉攝

  大腸癌為本港最常見癌症,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領軍的團隊,日前憑「大腸癌發生分子機制、早期預警、防治研究」項目,獲頒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團隊首次揭示多種大腸癌無創診斷標誌物,研發了大腸癌無創診斷,日後病人可憑血液或大便及早檢測大腸癌,準確度較大便隱血測試高,亦可避免接受入侵性大腸鏡檢查,潛在穿腸和流血的風險。/大公報記者 劉家莉

  獲頒國家自然科學獎

  上述項目獲頒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沈祖堯昨日聯同研究人員,包括醫學院院長陳家亮、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于君、外科學系教授吳兆文等召開記者會。研究項目主要針對大腸癌的發病情況、分子發病機制及無創診斷等進行系統性研究。經歷15年,該項研究終取得突破性成果,包括發現大腸癌高發病率和高危因素、首次破解華人大腸癌基因組突變圖譜、發現新的融合基因及高頻突變基因,更發現多種可用於大腸癌無創診斷的標誌物等。

  大腸癌發病更持續上升,平均每年逾4000宗新症。現時主要先靠大便隱血檢測大腸癌,再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指出,以往市民要透過大便隱血測試,評估有否出現大腸癌前期病,但當發現大便隱血時,癌症已到較晚期階段,加上大便隱血測試準確率非百分百,團隊矢志研發能測出早期大腸癌的方法,中大過去的研究發現八、九種標誌物,以致單憑血液便可診斷出有否出現癌症前期病變,準確度較大便隱血檢查的20%為高。

  沈祖堯解釋,腸道會釋放細胞進入血液和糞便中,因此透過檢測血液和大便中是否有特定的大腸癌細胞標誌物,就可無創地診斷病人是否患大腸癌,甚至能檢測到還未出現病變的瘜肉,有助更早期發現和治愈大腸癌和瘜肉。另由於大腸鏡檢查有一定風險,有0.1%穿腸風險,年齡較大的老人因腸較薄也不適合做腸鏡。

  技術可望今年內推出

  有關技術有待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可望最快今年內推出。同時,團隊最近在老鼠實驗發現,有八個抑制癌症細胞生長的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可望開發抑癌治愈新方向。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