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債券基金銷售急增近兩倍

時間:2017-01-13 03:15:30來源:大公網

  圖: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左)和香港投資基金公會主席柏智偉(右)出席記者會

  去年環球接連出現「黑天鵝」事件,導致環球資金流向債市。投資基金公會公布,2016年首11個月,股票零售基金銷售下跌62%至162.62億美元(下同),並錄得79億元淨流出。反之債券基金於同期吸納了118億元的淨流入,總銷售額增長172%至329億元,佔行業總額約53%。香港投資基金公會主席柏智偉表示,隨着2017年受通脹預期升溫及美國加息步伐加快,料資金會由債券轉至股票,當中亞洲股票估值相對吸引。/大公報記者 王嘉傑

  投資基金公會公布,去年首11個月,基金淨銷售額按年上升20%至42億元,但由於市場存在不少不確定性,總銷售額按年下跌10%至623億元。當中資金由股票市場流向債市明顯,特別是在第二及第三季都吸引了強勁的資金淨流入,其間每月均錄得超過10億元的淨流入,在個別月份更接近20億元。不過,第四季時情況有所改變,在11月更在年內首次錄得淨流出,達4.7億元。

  追捧穩定收益產品

  首11個月,「環球債券基金」以強勁的59億美元淨流入領先其他債券基金類別,跟隨其後的是「亞洲債券基金」37億元,及「高收益債券基金」14億元。在11月,除了「高收益債券基金」以外其他類別均出現淨流出,亦是2016年內債券基金首次出現整體淨流出。

  柏智偉稱,在超低息環境及溫和通脹的背景下,投資者追求能提供穩定收益及現金流的投資產品。加上市場對環球經濟前景的憂慮、商品市場的波動以及英國脫歐及美國大選帶來的不確定性,投資者對高風險資產的興趣欠奉。這可能是債券基金在2016年大部分時間廣受歡迎的原因。

  股票基金走資改善

  至於股票基金方面,股票基金在首十一個月錄得79億元淨流出,與2015年的74億元淨流入大相逕庭,但銷情自年中開始漸見改善,每月淨流出逐步減少。情況在11月出現變化,過半的股票基金類別的總銷售額有所回升。柏智偉稱,對今年上半年股票回報持續樂觀,將令資金流回股市。

  柏智偉表示,去年底美國股市回升,主要是由於特朗普政綱的重點,包括財政刺激政策和加大基建投資等,令市場重新審視美國經濟前景、美元強度以及政策對新興市場以至環球經濟帶來的潛在影響。不過,年內歐洲多國選舉、英國啟動脫歐程序及美國新政府政策落實,將會帶來政治風險,亦是主要風險。他建議投資者考慮投資混合資產基金或平衡基金等多元產品。

  投資基金公會早前表態支持設立網上分銷基金平台,對於目前的進度,行政總裁黃王慈明昨表示,料今年上半年,證監會為此進行諮詢,當中涉及「了解你的客戶」(KYC)等監管原則,目前業界未有就網上基金銷售平台達成共識。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