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青年藝術家夏銘婧作品《巳巳如意》。
【大公報訊】記者張寶峰、實習記者陳佩琪報道:在參與首屆「香港『黃永玉』國際青年版畫藝術家扶持計劃」年度展覽的青年藝術家作品中,許多作品都充滿奇妙的想像力,不僅讓人大開眼界,更激發更多從藝者的創作靈感。
青年藝術家林永超的系列作品《山海有靈.守護》選取《西山經》章節作為創作藍本,通過與自然環境的融合,表達作者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天、地、人─三才」的哲學思考,突出作者關於「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中心思想。
青年藝術家蘭雅婷的作品《內觀Ⅱ》來源於真實的生存體驗:「我的創作是向內的閱讀,現代人的精神危機是隱性而深層的。《內觀》系列作品以形象繪畫結合個體生存體驗,探討人的真實生存感受。」
《天境》系列銅版畫聚焦自然、生命與宇宙的詩性體驗。在這組作品中,青年藝術家徐千雯通過虛實相生的羽翼符號與花卉意象,構建靈魂可棲的視覺空間,呈現對生命本質的沉思。
青年藝術家黃聞笳的作品《世界的最初與盡頭》,生動闡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哲學理念。「我生活的世界充滿了火焰與山石、花卉與流水,既是觸手可得的平淡真實,又蘊含着為之嚮往的夢幻性。」
青年藝術家于一歌向大公報記者表示,「感謝扶持計劃為我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平台。在當下的環境裏,版畫對大眾來說還是相對陌生的,這種專業且專注於版畫的展覽,對我們版畫藝術家是意義非凡的。」
「感謝扶持計劃給予的機會,這份支持激勵我持續探索版畫藝術。」青年藝術家劉冰清表示,版畫是自己與世界對話的語言,未來將繼續深耕創作,也願扶持計劃助力更多青年藝術家成長。
青年藝術家孫雪琦同樣感謝扶持計劃對年輕藝術家的支持與信任:「堅持創作往往需要更多的耐心與勇氣,而這樣的計劃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資源與平台,讓更多聲音被聽見、更多探索得以發生。希望未來有更多青年藝術家在這裏找到同行的力量。」
青年藝術家郭珈霖借助套色木刻《場》描繪了某鑄銅廠房遺跡的場景,宛如時光切片般的刻痕,隱約可見的雕塑在明暗交織中更顯滄桑,構造出一種歷史和文化交織的場域。他表示,扶持計劃是未來充滿希望的青年藝術家的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