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1月12日訊(記者李永青)安聯投資認為,特朗普成為候任總統以及美國聯儲局加息,金融抑制的動態已在2017年踏入新的階段。在經濟數據持續改善及財政措施刺激下,通貨再膨脹的預期繼續主導環球資本市場。即使日增的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引致市場波動性加劇,各種跡象卻顯示新興市場正在溫和增長,尤其是中國,投資者應着眼其呈現新一輪的投資機會。
安聯環球投資策略師杜納恩 (Neil Dwane) 指:「投資者是時候放眼中國。雖然中國市場一度在2016年初急挫,然而,受惠持續的寬鬆經濟和財政政策,以及近日回升的商品價格,中國經濟發展趨於平穩。經濟數據及採購經理人指數持續改善,加上通脹壓力放緩,中國企業盈利及資產負債表逐步向好,再者,市場對成本更低的融資需求日漸加強。」
然而,中國同時面對不少挑戰。經濟方面,持續進行結構性調整,致力發展由服務業和消費業為主的經濟模式,其擴張性經濟政策卻招致增長失衡,尤其是由企業為主的債務水平不斷上升和房產價格上漲。另外,美元強勢產生短暫的負面影響,主要由於以本土貨幣償還大量以美元計價貸款的成本將會增加。再者,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強大」的貿易政策可能會影響中國在內的主要出口國。受到人口分布的挑戰以及漸趨下降的生產力所影響,中國的增長勢頭仍會有所放緩。
安聯投資亞太區股票首席投資總監陳致強表示:「現時,國際投資者大致對中國市場仍持偏低比重。企業盈利持續改善,我們相信中國股票市場可望在 2017 年上半年重拾動力。」
至於中國債券市場方面,安聯投資亞太區債券首席投資總監陳清順指:「中國債券市場是世界第三大市場,然而,海外投資者的比重卻只佔約2%。隨着人民幣獲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以及中國持續向外開放投資在岸債券市場的渠道,最新發展擴至海外投資者可直接投資於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CIBM),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角色將會日漸增強。對於中國國內債券違約的問題,監管當局已實施相應措施,因而改善了資金調配,並減少道德爭議。然而,促進緊縮信貸的重整仍需要一套有效解決違約問題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