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日軍冷血殘暴,在集中營內戰俘及市民過的是非人生活。\高添強提供 右圖:林建強展示日本侵華時發布「大東亞戰果學習繪圖」,暴露掠奪中國資源的野心。
「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歷史,當時真實的香港是怎樣?」前古物古蹟諮詢委員會成員、現任香港海事博物館館藏委員會委員高添強表示,在他讀書時的上世紀70年代沒有香港史,日佔香港的黑暗歲月更如白紙般空白。
40年來他走遍海內外,翻閱歷史檔案、尋訪參戰官兵以至經歷日佔苦難的受害平民,目的就是揭露日軍姦淫擄掠濫殺無辜的暴行,還原三年零八個月的歷史真相。日寇鐵蹄下的香港,傷亡慘重,人口銳減百萬。高添強希望香港建立平民殉難紀念碑,守護記憶,守護和平。
大公報記者 李雅雯(文) 許棹傑(圖/視頻)
1941年12月25日,日軍佔領香港後,日軍屠殺作為臨時戰地醫院的赤柱聖士提反書院內的傷兵及軍醫170人,以報復香港抗日。高添強指日軍侵華之初,香港是抗日基地,拖住日軍侵略步伐,所以日軍對此十分敵視,並在1938年10月發動廣東作戰要佔領廣州,以切斷香港支援抗戰的路線;亦因很多華僑籌款抗日,甚至回內地參加前線抗敵運動,所以日軍對華僑都非常仇恨,1942年在新加坡大規模屠殺華僑,史稱「肅清大屠殺」。根據文獻記載,戰前香港有160萬人,日軍投降時,香港人口只餘60萬人,銳減百萬。
高添強的電腦展示一幅在香港投降之初,民眾從禮頓道的防空洞走出來,洞口有日軍駐守的相片。照片的往事從1941年12月8日日軍攻打香港說起,日軍在12月18日晚上登陸港島,12月20日先頭部隊已進入銅鑼灣周邊窺探,部分日軍走上柏架山及黃泥涌峽,其他的沿英皇道推進到北角、銅鑼灣一帶,高添強相信居民已在日軍進城時逃入防空洞住了幾天,當時是冬天,相片中的居民帶了被鋪等細軟出洞。
香港守軍在1941年12月25日投降後,日軍士兵「無王管」四處姦淫擄掠,直至12月底日軍才命令外籍人士及守軍在今日的木球會位置集合,押入集中營及戰俘營囚禁:「所以養和醫院創辦人李樹芬的回憶錄有提到,1942年的秋天香港突然爆發嬰兒潮,有3萬個嬰兒出世,以懷胎十月推算,與1941年12月底日軍佔領香港四處強姦婦女的時間脗合。」
村民悲憶母遭姦殺一屍兩命
高添強憶述30年前訪問一位經歷日佔時期的長者,這位長者提起跑馬地一帶很多婦女被日軍蹂躪。一名居於跑馬地的婆婆,日佔時只有15歲,她親眼目睹日軍闖入屋,過了一會一位衣衫不整的女子從屋內哭着走出來:「所以當時女士都整污糟塊臉(弄污臉龐),我訪問過一名軍人,他說有些女人用茄汁塗抹下體,弄成月經假象,避過日軍姦污。」
令高添強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受害者的悲慘經歷。當年遭受日軍肆意破壞的沙田「曾大屋」村,有一名曾姓村民受訪時透露日軍壓境,其母劉氏當時手抱嬰兒,日軍想把母親拖出去,其母為免拖累家人,把嬰兒交給家人後便被日軍拖走,三日後劉氏扭曲的遺體在海邊被發現。事隔30年,高添強還記得曾姓村民激動地說:「母親是城裏人,膚色雪白,當時母親已有身孕,所以日軍一次取了兩人性命,遇害的母親被日軍姦殺時只有28歲!」
高添強語調低沉地說:「我記得曾先生悲傷的神情,還有其他多個接受過我訪問經歷日佔的生還者,目睹日軍殺人,可以只為很小的事,包括一名市民在西環倉庫偷食物被日軍捉獲,即場在海邊斬頭;又有目擊者看見日軍向市民行刑後再用腳踢屍體落海。」高添強努力不懈地到日本尋找日軍侵華的資料,包括部隊歷史及回憶錄。30年前他與一名日本教師在香港尋訪多名經歷日佔的生還者,填回這段歷史的空白。
「我估計日佔香港期間非正常死亡是數以十萬計,但至今香港仍沒有一個專設的戰時殉難紀念碑。」高添強認為香港應建立一個紀念碑,紀念日佔香港時無辜殉難的平民。
高添強1994年帶過日本民間組織「和平船」活動的參加者,有學生、教師及社工等參觀香港抗日遺址,他講述香港淪陷時的苦難,這班日本民眾想向紀念殉難平民的紀念碑獻花致歉,「我向他們說,香港沒有平民殉難紀念碑,日本人很奇怪新加坡及很多地方都有。他們無奈才去中環和平紀念碑獻花,持着橫額『戰後50年香港侵略檢證之旅』拍了合照。」
高添強認為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官方及民間都應藉着今次機會多舉辦講座及展覽,日佔三年零八個月是香港史的重要部分,讓我們了解上幾代人曾經歷的苦難,理解香港在這黑暗時期走過的這段路,只有正確認識歷史,才能面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