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彭定康吹噓「佔中」說明什麼?/方靖之

時間:2016-11-30 03:15:53來源:大公網

  「末代港督」彭定康來港接連發表演講,一方面極力美化西方民主和管治,吹噓西方民主如何「優勝」,「民主理念勝坦克」;另一方面,又大力讚揚前年的「佔中」,認為兩年前香港很多勇敢年輕人,為民主管治建立了道德高地,如果因「港獨」的滑稽失去這個高地,是一個悲劇。彭定康在西方已經是一個過氣政客,是名副其實的政壇舊電池,只有在香港才得到一些掌聲和「溫暖」。彭定康在演講中對西方民主的吹捧,經不起事實推敲,只是為了蒙騙一幫不學無術的青年。至於高度評價「佔中」,不過反映西方反華勢力,不敢公然與中國對抗,在「港獨」問題上不敢挑戰中國的底線,但骨子裏仍然沒有改變「和平演變」,將香港變成反華橋頭堡的戰略目標。

  彭定康對西方民主的吹噓,連西方的民眾聽到也會面紅,如果西方民主真的代表着「歷史的終結」,是唯一的標準,又如何解釋歐洲國家的債務危機、財政危機以及英國脫歐公投暴露出來的問題?如果西方民主是優越的,又如何解釋在美國總統大選中,不論是希拉里或是特朗普,為了擊敗對手,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相互謾罵、人身攻擊、威脅和恐嚇司空見慣。更不要說,近年民粹主義於西方各國不斷蔓延,右翼思潮興起。種種事實都說明,西方民主絕不是彭定康吹噓的那樣「優勝」。

  此外,彭定康雖然在演講中直斥「港獨」無可能發生,只會削弱市民對民主的支持,但同時又高度讚揚「佔中」。對於這一場違法抗爭、「港版顏色革命」,他高度評價為「爭取民主建立道德高地」,更指不應因為「港獨」而失去了這片「道德高地」。「佔中」的本質就是以大規模抗爭作手段,企圖推翻基本法的政制規定、推翻人大「八.三一決定」、挑戰中央對香港的憲制權力。這場「佔中」之禍,打開了「港獨」的潘多拉盒子,令「港獨」勢力由暗轉明,於各個「佔領區」正式出現了「建國」的主張。當時港大《學苑》更直接以「香港民族命運自決」為題,公然煽動「港獨」意識,與「佔中」一唱一和。現在的「港獨派」,正是「佔中」期間出現的「勇武派」。

  在剛過去的立法會選舉中,一些「港獨」分子更成為立法會議員,企圖將議會變成「播毒」平台。如果不是特區政府在宣誓風波中果斷提請司法覆核,人大及時釋法,重創了「港獨」勢力,後果將不堪設想。毫無疑問,「港獨」與「佔中」根本是一個銅幣的兩面,沒有「佔中」就沒有今日「港獨」的猖獗。彭定康要將兩者切割,根本是罔顧事實,別有用心。

  彭定康等西方政客很清楚,明刀明槍的「港獨」、與中國對抗是不可能的。相反,「非暴力抗爭」「和平演變」的策略更加具有殺傷力,對於港人也更具迷惑性。所以,彭定康一方面狠批「港獨」不智,一方面又極力美化西方民主和管治,認為港人應該爭取西方的民主,並且肯定「佔中」有道德高地,為「佔中」唱讚歌,目的就是要呼籲更多香港年輕人走「佔中」的路線,最終達至「顏色革命」「和平演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