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監管為保障的第一步/李潔儀

時間:2016-11-21 03:15:37來源:大公網

  隨着科技改變人類的生活,全球各地對電子支付趨之若鶩,有部分國家更幾近拒絕以現金來往,一部智能手機在手,隨時隨地可完成支付。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怎能缺席這場金融創新的盛宴?香港積極緊貼金融科技的發展,為實現零鈔票邁進一步,金管局今年八月正式發放儲值支付工具(SVF)牌照,使零售支付發展進入新階段。

  早於20年前八達通卡的出現,某程度已改變港人的支付方式,最初應用在公共交通工具,後來陸續擴展至小額零售消費,通過感應器「拍卡」完成付款程序。到最近湧現的新流動支付供應商,除了一般零售付款,亦有個人對個人轉帳(P2P)及個人對商戶轉帳(P2M)服務等。不過,市場人士認為,相比起內地的電子支付進程,本港在流動支付上的發展姍姍來遲,甚至有點未能到位的感覺。

  事實上,隨着金管局正式發放儲值支付工具牌照,意味相關服務受着一定的監管,畢竟當中涉及金錢交易,因此監管已成為保障市民、行業發展的重要第一步。

  目前本港只發出13個SVF牌照,在市場競爭下長遠勢必出現整合、淘汰潮,本港亦應汲取其他國家在電子支付領域上的經驗,爭取在新興支付市場上增速發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