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專家解讀/光學+雷達監測 多手段預警空間碎片

時間:2025-11-06 05:03:01來源:大公报

  空間碎片已成為在軌航天器安全運行的主要威脅之一。空間碎片由人類航天活動直接產生或間接衍生。廢棄航天器及相關部件是空間碎片最主要、最直接的來源,佔比超過40%,包括退役衛星、火箭殘骸、航天器解體殘骸等。此外,還包括航天活動中的操作廢棄物等。

  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表示,預報空間碎片撞擊風險的技術主要有光學觀測技術和雷達監測技術兩類。其中,光學觀測技術是利用望遠鏡和相機捕捉碎片反射的太陽光,適用於高軌道碎片的探測;高精度光學系統結合圖像處理技術,可分辨直徑10微米以上的微小碎片。雷達監測技術,通過發射電磁波並接收反射信號,探測空間碎片的位置和速度。該技術具有全天候、遠距離探測能力。

  在處理空間碎片撞擊風險的技術方面,龐之浩表示,對於尺寸超過10厘米的較大空間碎片,航天器傾向於主動實施軌道規避。面對難以觀測的小型、微型空間碎片,航天器主要採用被動防護手段。科學家也在不斷探索激光燒蝕、太空拖網、機械臂捕獲等多種碎片清除技術。\大公報記者劉凝哲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