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一屆立法會下周三鳴鑼登場,立法會主席的新面孔,尤其令人期待,花落誰家,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立法會主席是新一屆立法會構成的關鍵。《基本法》除了賦予議員職權外,同時賦予立法會主席主持會議、決定議程等六項職權。正因為如此,近一段時間來,建制派和反對派明爭暗鬥,焦點多集中於此。在立法會佔絕大多數議席的建制派,日前召開協調會議,經過協商溝通,最終就人選達成共識,議員梁君彥脫穎而出。這個結果顯示建制派內部各政黨和議員識大體、顧大局,相互協調與配合,展現了建制派的團結與協作。這些因素也正是確保新一屆立法會順利運作必不可少的條件。
梁君彥矢志改善立會形象
出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梁君彥,從2004年跨進立法會大門至今,已有十二年的歷練和經驗積累,可算是新一屆立法會議員中一匹識途老馬。這位架着一副眼鏡,常以齊整西裝革履示人的工業界功能界別議員,既有太平紳士頭銜,亦領有特區政府頒發的銀紫荊星章。現任經民聯主席。經民聯是上屆立法會中僅次於民建聯的第二大政團,這個地位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依然保持。梁君彥曾任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和職業訓練局主席,在社會上和立法會內可謂飽經風雨,靦腆祥和的性格中不失果斷、堅毅的一面。人們印象深刻的,無疑是他在擔任內務委員會主席期間的不凡表現,尤其是果斷處理「拉布」問題。梁君彥日前接受媒體採訪表示:一旦當選立法會主席,首要是改善立法會的形象,希望可以做好溝通,令立法會運作順利。這一番話,令人欣慰,更讓人期待。
上屆立法會,某些反對派議員「拉布」可謂登峰造極,不僅阻礙了政府的經濟民生政策順利實施,亦嚴重破壞了立法會莊嚴形象。單是創新及科技局的設立,一拖三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已進入三讀階段,卻未能付諸表決,要從頭來過。往事歷歷在目,不少人至今心有餘悸。
立法會內「拉布」猖獗,並非孤立現象,而是社會政治複雜性尖銳性的必然反應。主要因素在於,反對派議員對特首法定地位的不尊重,有意阻礙政府依法施政、對抗中央,從其政治立場出發,利用《議事規則》沒有文字規定禁止議員「拉布」,以此作為護身符,竭盡所能地將自己政治主張表演得淋漓盡致,完全不顧社會整體利益和市民大眾的福祉。
新一屆立法會構成的結構變化,並沒有減低市民對立法會未來四年運作的擔憂。一些政黨和代表激進勢力的議員,以各種不同方式公開表示,將延續「拉布」抗爭。日前,在新界東連任的人民力量陳志全就聲稱,屬於建制派的梁君彥曾「粗暴剪布」,如果出任立法會主席,就要「跟他死過」。他恐嚇說:會用盡所有方法癱瘓議會運作,要建制派為盲目挺梁君彥付出代價。這從一個側面反映未來立法會「樹欲靜而風不止」的困難和複雜形勢。
根據新一屆立法會的政治結構,要想通過修訂《議事規則》,加入禁止議員「拉布」的文字條款,顯然是不可的。事實上,立法會《議事規則》事無鉅細,對立法會的正常運作都有明文規定。現行立會《議事規則》是依據《基本法》在香港回歸後為適應立法會運作而制訂的,延襲了歷史上的一些做法,也迎合了時代變化。其中行政主導、對行政長官權力的尊重、立法會審議方式、必要的程序以及立法會議員的行為紀律都有清晰的規定。雖然沒有針對「拉布」的條款和字樣,但是只要每一位議員都能循規蹈矩,嚴格遵守紀律,相信立法會的順利運作是會有保障的。
執行議事規則遏「拉布」猖獗
例如,《議事規則》賦予立法會主席能夠順利主持會議的充分權力;例如《議事規則》對議員要求點人數亦已作出規定,前提條件是「如果立法會會議不足法定人數」,議員可要求主持會議者點人數。有這個前提條件,怎麼可能允許在明知符合法定人數情況下,「點人數」被利用來作為「拉布」的工具呢?相信,只要立法會《議事規則》得到議員的尊重,被嚴格執行,立法會內猖獗的「拉布」現象是可以受到有效抑制的。在2014年,對當時財委會「剪布」司法覆核,高等法院頒下的判詞,可以是一個有價值的參考。
儘管某些議員「拉布」體現的是一種政治傾向,一種政治信息,但立法會是一個多元政治理念的綜合體,作為一種平衡和處理方式,《議事規則》是唯一依據。「剪布」絕對不是一個政治的決定,而是嚴守規則的行為,是依法依規確保立法會正常運作,體現規矩和責任。有人提出所謂由全體議員表決,得到大部分議員支持才可「剪布」的建議,是誤導,沒有必要,不僅忽視了主持會議者的法定權力,也徒增「拉布」合理化因素。
新一屆立法會所面對的情勢,比以往複雜,不同的政治訴求更多,立法會主席的擔子愈加沉重。梁君彥日前表示,「上屆就主席剪布決定的司法覆核結果,令主席的權力更清晰,即使更多會拉布的議員進入議會,也有信心會處理得好」。這正是令人欣慰和期待的關鍵所在。古人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期待這位「拉布」剋星順利當選,並在未來四年給香港立法會形象增添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