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立法會換屆選舉將於十二月七日舉行,各個選區的選舉論壇進行得如火如荼。\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2025年立法會換屆選舉的選舉論壇進行得如火如荼,不同地區的候選人面對不同議題的理性辯論,帶動選舉氣氛。將離開學府投身社會工作的三名大學生,對立法會選舉充滿期盼。
港大學生Carina是立法會選舉的首投族,她指大灣區發展藍圖已啟動,需要選出一班學識廣博、眼光遼闊的立法會議員為香港謀福祉;港大牙科學生陳錫坤指立法會修訂牙醫註冊條例草案,落實基層醫療健康藍圖,立法會工作與民生息息相關;恒大學生Blue樂見候選人多了新面孔,增添立法會活力。
三人決定把握機會,在選舉日投票,選出真正為香港服務的議員。\大公報記者 李雅雯(文) 許棹傑(圖、視頻)
港大生「首投族」Carina:18歲當天便登記做了選民
首次投選立法會議員的大學生Carina,近日密切關注所屬選區候選人在論壇的表現,提起12月7日立法會選舉投票的大日子,她難掩興奮地說:「我是立法會選舉的首投族,可以為香港這個關鍵的立法機關第一次投票,我一定好好把握這個機會。」
「我18歲當天便上網找表格登記做選民。」Carina憶述踏入18歲那一天,她覺得正式成為香港一分子,因為自己的意見有被聽到的機會。在2023年區議會選舉,她把握機會投票選區議員。立法會換屆選舉投票在即,Carina將再次實現投票的願望。
陪媽媽投票 耳濡目染
Carina重視選舉、決意投票,原來與家庭教育有關。「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媽媽已帶着9歲的我去投票,我清楚記得去屋企附近的票站,要行經大斜坡,但媽媽堅持帶我去投票。還記得當時我坐在票站外,離遠望着媽媽,想起她之前跟我說過的投票程序,選一個可以幫到你的候選議員,蓋個印,這些童年記憶烙印在腦海中,到現在都很深刻。」
讀書成績優越,現就香港大學法律及政治雙學位五年級的Carina表示,父母不是大學生,亦不是專業人士,但很關心社區發展。Carina父母政見不同,每逢選舉,家中便搭起「論壇」,她自小便聆聽父母理性討論候選人的地區工作等,耳濡目染下,深諳投票就是普羅大眾的發聲渠道。
Carina讀中學時已利用課餘時間參與基層社會服務,幫基層兒童補習、在社區中心舉辦活動等,由此接觸不少有特殊學習需要(SEN)或少數族裔等需要大家幫助的基層兒童。雖然社區中心及社工跟進的兒童個案均得妥善照料,但從新聞報道得知仍有兒童保護不足,甚至受虐個案。Carina提到第七屆立法會審議通過一百四十多項議案,因在社區中心服務的緣故,她最關心的自是通過強制舉報虐待兒童的條例。
明年APEC在深圳舉行,大灣區發展藍圖亦已落實進行,Carina表示今次換屆選舉選出的議員尤為重要:「我們即將迎來回歸祖國30周年、香港未來發展路向等,都需要一班學識廣博、眼光遼闊的議員在立法會發聲。」
Carina亦是民青局轄下青年發展委員成員,她說最近的幾個周末,都與一班年輕人在街站派傳單,鼓勵市民在12月7日投下重要一票。
港大牙科生陳錫坤:落實公院實習增寶貴經驗
第七屆立法會積極推動及落實基層醫療健康藍圖,當中關注牙科基層人手短缺問題,通過的《2024年牙醫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放寬非本地培訓牙醫來港執業、設立牙科專業輔助人員的培訓及註冊制度,以及規定由2025年起牙醫畢業生需在指明機構實習一年才可正式註冊。
增公營牙醫紓人手荒
在港大菲臘牙科醫院修讀牙醫學士課程的陳錫坤大讚立法會辦成事:「修例後我們與醫生睇齊,在公營醫院全職地以臨時註冊模式在公營醫療系統實習。以前牙醫學生6年課程,都是在菲臘牙科的教學醫院做實習,學校老師已篩選了病人做教學用途,但在公營醫院實習,是真實的臨床模式場所實習,面對不同的病人,這是在教學醫院遇不到。」
他又指有機會與真實病人或家屬溝通,並與身邊的牙科專業包括牙科助理,醫生、護士及跨界別等協作,讓牙科畢業生賺到寶貴經驗。
雖然遲了一年才能正式註冊為牙醫,但陳錫坤指會有效挽留牙科畢業生繼續在醫院工作,而不流入私營市場,從而增加公營牙科系統的牙醫人手。
陳錫坤從事基層醫療及公共衞生的研究工作。
他表示,一直以來社區口腔健康治療以牙醫為主,但牙醫數量有限,自立法會通過註冊條例修訂後,以前是輔助牙醫的牙科治療師及牙齒衞生員有了註冊制度,提升培訓,日後洗牙工作可交由註冊的牙科治療師及牙齒衞生員協作,可發揮更大的社區口腔保健工作。
恒大生Blue:年輕議員引入新思維
23歲的香港恒生大學學生Blue表示,今次立法會換屆選舉是他第二次投票。Blue指投票是履行公民責任及義務,立法會審議的政策與市民生活的日常息息相關。他舉例立法會討論生育議題的二萬元新生嬰兒獎勵金都是市民關心,立法會議員將市民對政府政策的回響帶入議會,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司局長討論,以宏觀角度審議香港未來的發展。
候選人五光十色添活力
今次換屆選舉的候選人多了新面孔,Blue認為是好事,立法會愈來愈多新血,增添活力,帶入新思維,而資深議員則負起提攜後輩的功能,輔助新議員提升議政水平:「好似我哋打機,新手要累積經驗,才能打過關」,他相信議員新舊交接合作之下,立法會才能生生不息有活力,不會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