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俗稱「點心債」的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量持續減少,除了離岸市場的發債成本較高外,中國持續向境外央行和機構投資者開放內地債券市場,也是原因之一。銀行業人士認為,世界銀行早前在中國銀行間市場發行SDR計價債券,未來數年SDR債券產品可能拓展在海外市場,而本港最大機會成為發行地之一。
SDR於1969年創立,至1980年國際市場一共發行過13隻SDR計價債券,累計金額不足6億美元。其後,SDR債券發行受制流動性匱乏,始終處於停滯階段。業內人士認為,世銀帶頭重啟SDR債券發行,將成為擴大SDR使用的里程碑,而這次發行也只是一個起點,其他機構或陸續跟進,預期未來數年SDR債券產品可能拓展在海外市場,而本港最大機會成為發行地之一,情況如同人民幣債券一樣,先有香港的點心債,其後有德國的萊茵債、巴黎的凱旋債及新加坡獅城債等先後完成發行。
儘管境內債券市場遠大於點心債市場,吸引大部分境外投資需要,但是中銀香港(02388)認為,點心債市場同樣有機會。中銀香港發展規劃部總經理張朝陽表示,點心債發行目前處於低谷,主要受利率因素影響;相信隨着人民幣趨於穩定,及發行成本持續下降,點心債市場有望復甦。
點心債有望復甦
他續說,點心債市場具有一些不同於境內市場的特點,例如採取市場化定價、承銷及交易全球聯網,發行、交易便利度及靈活性也是全球公認。各國央行及機構投資者投資人民幣債券,有可能直接進入境內市場,有可能買點心債,或以香港為平台投資境內人債。已經開通及即將開通的滬港通、深港通及基金互認,都能成為境外市場吸納人民幣資產的重要渠道。
恒生銀行(00011)執行董事兼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主管馮孝忠亦說,點心債的發債體若是主權級別,而其收益率高於在岸市場,投資者也樂於購買,唯一手市場的發行量現時偏低。
滙豐月初曾發表報告指出,企業於在岸市場的發債成本仍低於離岸市場,加上離岸人民幣存款持續收縮,都不利點心債發行,短期內一手發行量難望出現復甦。今年8月份,點心債發行量約220億元人民幣,扣除到期贖回的債券之後,是今年以來首次錄得正數(即發行量大於贖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