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咕,小聲埋怨,表示不滿。
愛嘀咕的人,多是老人家,其次是小孩。一般是弱勢一族。
埋怨是心有不滿,但不敢大聲說出,只能小聲地嘰嘰咕咕。
老人對食物不滿,味道淡,嚼不動,來來去去那幾味。
也曾表達過,回覆是健康飲食,少鹽少油。食品價格飛漲,只能揀便宜的買,選擇就少了。
提議既然無效,心中不滿仍在,只能小聲抗議,怕聲音大了遭到訓斥。
孩子的不滿也很多,同學有的玩具他沒有,姐姐的新衣她沒有,一味執姐姐的「二攤」,十分不公平。也不是沒有申訴,可能得到的回應很難聽:「可惜你不會投胎,來到窮人家。」
面對老人家和孩子的嘀咕,身為家長,首先不該生氣,並且有個警覺:我是不是以威權治家?
隨後想一想他們的要求是不是有合理的成分?老人的飯餐可不可以多點變化?間中叫外賣或外出用餐。
妹妹生日或新年是不是也有新衣服穿?
然後是主動聽取他們的意見,營造一個民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