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渣打香港企業及金融機構銀行環球人民幣應用策略主管凌嘉敏(左)及渣打香港亞洲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右)
【大公報訊】記者邵淑芬報道:人民幣貶值預期下,本港人民幣存款持續收縮,近日離岸人民幣拆息更一度抽高。渣打香港亞洲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表示,人民幣貶值預期仍在,令人民幣存款的吸引力大減,加上內地鼓勵外國投資者直接投資內地債市及股市,海外資金池料繼續錄得淨流出,預期未來資金池仍有收縮壓力。
美或後年才加息
劉健恆續稱,雖然人民幣貶值預期仍在,但短期而言,人民幣兌美元可望守穩6.7關口。他解釋,預期美國要到2018年才有能力加息,加息預期降溫下,對美元支持減少,人民幣及新興市場貨幣可望受到支持。但前提是美國減息步伐緩慢及外圍未有出現衝擊,一旦避險情緒高漲,對人民幣及新興市場貨幣不利。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昨日反彈182點報6.6726,創一周最大升幅,在岸價收報6.68,較上日收盤價跌1點。
至於離岸人民幣拆息抽升,他認為主要是接近季結及中秋國慶長假,加上人民幣納入SDR前夕,故市場較為審慎。他相信,拆息急升只是暫時性,反映短期銀行間人民幣資金緊張,隨着長假完結,拆息可望紓緩下來。他又預期,內地傾向透過公開市場操作維持適度的寬鬆,料今年減息機會不大。
國際化面對三大阻力
渣打銀行今年8月委託Asset Benchmark Research進行《2016年離岸人民幣調查》,合共訪問了161位來自亞洲、歐洲及美國的企業管理人員。調查發現,13%離岸企業受訪者表示在過去六個月增加持有人民幣存款,與減少持有的受訪者比例相同;而面對未來六個月,18%受訪者預期會減持人民幣存款,只有11%表示會增持,顯示揮之不去的人民幣貶值預期,繼續影響企業對人民幣存款的信心。
相對之下,企業對於使用人民幣結算跨境貿易的態度似乎比較正面。兩成受訪企業在過去六個月增加以人民幣結算跨境貿易,較減少之受訪者(11%)多近一倍;展望未來六個月,有關差距更擴大至15個百分點。對於人民幣匯價走勢,53%受訪者認為未來三個月人民幣兌美元會偏軟,只有7%認為會轉強,另外30%預期平穩。受訪者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前景不明朗」、「人民幣政策溝通不清晰」及「人民幣貶值走勢」,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三大主要阻力。
另一方面,渣打人民幣環球指數的最新情況亦與調查結果不謀而合。7月份指數幾乎維持不變,只是由6月份修訂後的1929點上升至1930點。儘管只是輕微上升,這已是2016年1月後首次錄得的升幅,亦是指數被去年8月匯改拖低以來的第二次上升。渣打指,英國脫歐公投後,離岸人民幣交投上升,抵銷了依然疲弱的人民幣存款增長,可能是令指數回穩的原因。
渣打香港企業及金融機構銀行環球人民幣應用策略主管凌嘉敏表示,儘管目前市場情況相對疲弱,但見到中國政府在過去數月致力改善政策溝通和提高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透明度,相信此舉有助逐步回復市場信心,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