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PMI跌至45.4連衰16個月

時間:2016-07-07 03:15:32來源:大公網

  圖:香港私營企業的經營狀況於五月份暫露喘定的跡象,但至六月份,下行走勢在第二季尾加劇

  【大公報訊】記者李永青報道:香港企業經營情況持續惡化,六月份日經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錄得45.4,低於五月份的47.2,顯示香港私營經濟的惡化周期已長達16個月,而是月的下行幅度屬去年八月以來次高。同時,產出和新訂單皆錄得去年八月以來的最大跌幅,企業因此大幅調減採購,並導致投入品的庫存水平明顯下跌。

  脫歐利淡企業信心

  Markit經濟師菲迪斯(Annabel Fiddes)表示,香港私營企業的經營狀況於五月份嶄露喘定的跡象,但至六月份,調查數據卻顯示,下行走勢在第二季尾加劇。產出、新訂單、採購活動等多個主要的分項指數,均在環球經濟疲弱、客戶消費呆滯的匯報中,應聲急跌。

  菲迪斯表示,客戶需求若有可觀增長,可望香港私營經濟走出目前的下行周期,但全球經濟環境仍被不明朗因素籠罩,其中包括近期的英國脫歐事件,私營企業的信心度和經營活動相信在今年下半年度進一步下滑。

  報告指出,由於新接工作量進一步收縮,積壓工作量亦一併銳減。此外,就業指數反映僱員緊縮的程度跌至今年以來最低,而價格數據則顯示,企業負擔的整體成本輕微減輕,產出售價亦溫和下跌。

新訂單速減 無大幅裁員

  PMI指數下滑,反映香港私營企業新接的訂單量加速縮減,而新增工作量已累跌15個月,其最新跌幅更錄得去年八月以來最大。若干受訪企業表示,本地及海外經濟同時疲弱,客戶較不願意消費。

  至於來自內地的新工作量,更遞減至五月份以來的最大跌幅,導致企業於六月份再度減產,跌幅為十個月最大。產出和新訂單跌幅雖加劇,但企業於六月份未見大幅裁員。

  另一方面,由於新接工作量減少,企業能更充裕地應付第二季度未完成的業務,而且幅度顯著。緊隨生產需求下跌,香港私營企業於六月份繼續減購投入品,是月跌幅較五月份更大,導致生產前期的庫存水平於第二季尾呈三個月來的最大跌幅。

  企業縮減了採購活動,但六月份的投入品供應耗時卻連續第二個月延長,惟幅度輕微。若干受訪企業表示,供應商貨源短缺是供貨耗時延長的因由。六月份的整體投入成本略有縮減。數據顯示,員工成本於月內溫和上漲,因此通縮主要源於採購成本顯著下跌。為吸納新業務,企業進一步調低產出售價,惟折扣率已收窄至溫和。

  另外,野村發表報告指出,整體香港PMI從五月份的47.2下降至六月份45.4,料二季度GDP環比下降0.1%,意味?香港經濟將陷入技術性衰退。野村同時稱,在英國脫歐影響下,香港實體經濟及金融活動會較容易受到衝擊,故把今年GDP預測由按年增長0.5%,降至負0.2%,明年GDP預測由增長1.5%調整至0.5%。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